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把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曉的《世說新語注》、李道元的《水鏡注》放在一起,稱為“三大名注”,《水鏡注解》、《三國注解》(裴松之)、《世說新語注解》(劉孝標)、《文選注解》(李善),合稱“四大名注”許霞客(1586—1641),漢族,名弘祖,本名真智,是霞客,生于江蘇江陰。
水鏡注釋,公元6世紀北魏地理學家李道元所作,約30余萬字。詳細介紹了中國1000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guān)的縣、市、物產(chǎn)、風俗、傳說和歷史。書中還記載了許多銘文、墨跡和漁歌、歌謠。它是中國古代一部比較完整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主要記錄了河流水系。《水鏡注》不僅是一部古老的地理學巨著,而且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中國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的標題是《水經(jīng)注》,實際上是以《水經(jīng)注》為基礎(chǔ)的。明清以來,許多學者從各個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形成了廣泛的“李學”。《水鏡注解》、《三國注解》(裴松之)、《世說新語注解》(劉孝標)、《文選注解》(李善),合稱“四大名注”
許霞客(1586—1641),漢族,名弘祖,本名真智,是霞客,生于江蘇江陰。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他歷經(jīng)30年考察寫成的《徐霞客游記》60萬字,開辟了地理學系統(tǒng)觀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它既是一部系統(tǒng)考察祖國地貌、地質(zhì)的地理學巨著,也是一部描繪我國風景資源的旅游巨著,更是一部文字優(yōu)美的文學巨著,在國內(nèi)外影響深遠。近年來,視徐霞客為圣人,追隨徐霞客的腳步,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游界的一種全新時尚。
“注釋”是注釋樣式之一。其中有四部,無論從文學史還是史學的角度來看,都有很大的價值。最常見的說法有:南宋的裴松之,北魏的李道元,唐代的李善,南朝的劉孝標。另一種說法是朱端《說文》、《梨竹水鏡》、《劉著世說新語》、《梨竹文選》。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把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曉的《世說新語注》、李道元的《水鏡注》放在一起,稱為“三大名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