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工勤編制,是指行政部門在工勤崗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編制,叫工勤編制。所有這些部門的工勤人員,使用的編制是工勤編制,今后,將不會再有工勤編制這一類型,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不能參公,不能提拔為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工勤編制也隨著現有工勤人員退休、調動等自然減員,隨空隨銷。
1、事業單位的工勤崗待遇怎么樣?
看到有人說工勤崗待遇不輸于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的,還是忍不住說下個人意見。拿工勤崗和專業技術崗的基本工資來比較一下,假設大家的薪級工資都是15級,工勤一級的基本工資為2010 582=2592,二級的為1720 582=2302,三級的基本工資為1550 582=2132;專業技術崗四級的2900 709=3609,專業技術崗八級的工資為1950 709=2659,十二級的工資1490 709=2199,
基本工資再加上績效工資和崗位津貼的話,差距只會更大,后兩者各地都不同,就不比較了。這樣對比一下哪個有前途就明確了吧,專業技術崗只列四級、八級、十二級的原因是,單位工勤崗有一級設置的話,專業技術崗設置肯定不會低于四級;八級的話有中級職稱就有機會聘用了;十二級的話其實是專業技術崗的起步。其實現在工勤崗可以轉聘專業技術崗了,看下單位具體情況,再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看自己哪條路可以走得更遠,再作出選擇,
2、什么是工勤編制?
單純的工勤編制,是指行政部門在工勤崗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編制,叫工勤編制。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編制同樣也是事業編制,事業單位雖然有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之分,但三者使用的編制都是一樣的,都是事業編制,行政部門的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編制,身份是公務員身份。黨群、人大、政協及黨委機關部門都是一樣的,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編制,是參公身份,
公檢法司公務員使用的是政法專項編制,也是行政編制的一種。所有這些部門的工勤人員,使用的編制是工勤編制,在行政機關中,工勤崗位隨著職能的轉變,基本消失,尤其是公車改革之后,最后的工勤崗位也被取消。因此,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不能參公,不能提拔為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工勤編制也隨著現有工勤人員退休、調動等自然減員,隨空隨銷,
今后,將不會再有工勤編制這一類型。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因此,在事業單位中,不會存在混編一說,在實行崗位聘用制管理的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可以競聘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享受該崗位的工資待遇、福利津貼和退休保障等,和干部身份的人員一樣對待。在實行聘用制管理的事業單位,工勤人員不存在混崗混編一說,
3、基層公檢法司工勤人員工資待遇怎么樣?
在行政機關包括公檢法司機關在編有兩類人員,一類使用行政編,即公務員,一類使用行政工勤編,即我們常說的工勤人員。前者按照公務員標準套發工資,隨職務和職級的提升晉升待遇,后者主要依靠技能等級的提高來提升工資待遇,同時可以按公務員最低標準享受車補和年終績效等福利,兩個崗位人員執行不同的工資體系,在工資待遇上的差距是比較明顯的。
總結起來,機關工勤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比公務員的科員要低,即便拿到二級工即技師技能等級,也不過是公務員副科到正科左右的水平,而幾乎很少有工勤人員能夠拿到二級工以上的等級,由此可以想見工勤人員的待遇之低,尤其是在政法機關,因為工勤人員不能享受警銜或政法專項補貼等福利,工資待遇與公務員相比差距更大。以小公所在西部地區為例,基層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工資收入一般可以到5000 ,包括車補和警銜補貼,
而普通工勤人員也就是三千出頭,其中還包括500多的車補。年終績效方面,普通民警可以拿到20000上下,工勤一般只能拿民警的60-70%左右,各項收入合計算下來,一個普通民警一年的總收入至少要比工勤人員高出三到四萬,級別越高差距越大,如果是兩院,即法院、檢察院的員額法官和檢察官,差距會更大,比如本地縣級法院一名員額法官一年可以拿到11萬以上收入,而工勤人員至多是五萬出頭,不會超過六萬,同在一個單位收入差一倍,可見待遇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