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做法是患者在自己掛鉤的家庭醫生、或任何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即通俗所謂“楓葉卡持有者”)都可以去求診的Walk-inClinic,向家庭醫生或Walk-in醫生提出體檢要求,如果醫生覺得合理、需要,就會開具一張體檢單,患者根據體檢單約定的時間,自行到另外開設的體檢所去做體檢。
1、加拿大移民,在體檢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懷孕的女性申請人可以不參加X光胸透檢查;2、體檢必須在遞交資料之前的三個月內完成;3、加拿大移民體檢要求提前1-2天預約;4、女性申請人避開月經期;5、12歲以下申請人只需要接受常規體檢(12歲以下的申請人需要攜帶免役接種卡),12歲以上(含)申請人需要接受常規檢查、血檢、尿檢和X光胸透檢查;6、體檢結果一般在當日可以取結果,有的醫院直到第二天才可以拿到結果;7、體檢的整個過程需要2-4個小時;8、申請人自己承擔體檢的費用,隨著體檢人年齡和具體醫院等情況收費不一樣;9、申請人可以吃早飯,但是不要吃甜食;10、健康檢查結果的有效期為12個月,從初次參加體檢之日算起,如果在這段時間中,你的申請移民還未得到批準,你必須另外一次全項檢查;11、私人醫生不能做移民健康檢查。
您想說的是“公司會不會安排體檢”吧?加拿大是福利醫療制度的國家,體檢一般是由福利醫療來負擔的,和公司沒有什么關系,加拿大的福利醫療實行的是層級醫療體制,體檢一般是由患者主動提出要求的。具體做法是患者在自己掛鉤的家庭醫生、或任何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即通俗所謂“楓葉卡持有者”)都可以去求診的Walk-inClinic,向家庭醫生或Walk-in醫生提出體檢要求,如果醫生覺得合理、需要,就會開具一張體檢單,患者根據體檢單約定的時間,自行到另外開設的體檢所去做體檢,
體檢不另收任何費用,但患者不能自己去體檢所拿體檢報告,而要回到開體檢單的家庭醫生或Walk-in醫生處,因為醫生要負責解讀體檢報告中各項數據的健康指標含義。如果醫生覺得體檢報告中顯示患者存在某項嚴重健康隱患,也會主動聯系患者,因為體檢是不收費的,因此檢查項目通常較中國標準體檢少得多(為了節約公共醫療開支),也不會每次都滿足患者的體檢要求(沒有什么特殊需要,一般會刻意控制在兩年左右一次)。
此外,婦女的宮頸檢查、乳腺檢查等,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自動安排,由掛鉤家庭醫生通知(如果沒有掛鉤家庭醫生就要患者自己去Walk-inClinic聯系),起始年齡和密度,每個省是不一樣的,加拿大大多數正規用人單位聘用固定員工,是會提供一份附加的商業醫療保險的,這份保險主要會覆蓋一些福利醫保不覆蓋的項目,如牙科、理療、配眼鏡,以及報銷一部分藥費等,通常不會額外再提供一份體檢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