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說的“西安怎么發展都比成都、重慶、武漢落后”。武漢的發展潛力也很大,后勁肯定沒有成都足,因為武漢人均甚至高于上海,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必需要整合資源,發展高新科技與創新才能取得成就,武漢的發展比成都和重慶的總和都要好不少,成都和武漢,兩個都是省會城市,也都是旅游城市,還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我認為武漢發展空間大。
1、為何西安怎么發展,都長期處于成都重慶武漢之后?
感謝邀請!歷史中的每一個時期,價值取向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衡量一個地方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您所說的“西安怎么發展都比成都、重慶、武漢落后”,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這也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片面看問題的一個突出代表。那我可不可以這么問一句:除了經濟總量,西安還有那些方面比這幾個城市差?醫療?教育?交通?科技?文化?歷史?軍工?這些方面差嗎?甚至人均存款總量比他們低嗎?那問題來了,戰爭時期,占整個國防及軍工總量三分之一的西安還會差嗎?支援武漢時,拿出西安在全國排名第四的醫療實力時,你還認為它差嗎?就是現在,當美國制裁我們的十三所大學里西安交大和西工大上榜時,還有人說它差嗎?當中國幾乎所有的火箭發動機從西安制造,衛星所有測控數據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發出,衛星及飛船幾乎所有計算機從這里制造時,我們還說它差嗎?中國佛教八宗,六大祖庭在西安時,還有人說西安差嗎?周秦漢唐,中國最繁盛的時期在這里聚集,你能叫上來名字的古代名人里,近十分之一與長安密切相關,它還差嗎?除了被我們現在人一葉障目的“經濟”,西安還有那些比這幾個城市差?城市和人一樣,每個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位,你讓有錢人馬云和泰森比拳公平嗎?你讓他們比錢多少公平嗎?但,現實恰恰是這個樣子——我們用gdp這一個指標幾乎會否定一個地方的一切!只要gdp不行,它就是落后,就是不思進取,
即使你其他方面再好,也會被無視,同時它的短板會被無限放大。我想問問,這對嗎?更何況,從漢代之后,西安從來就不是經濟上的中心,關中的面積、人口都是有限的,它是中國的大后院,是關乎整個中國安危的大后院,即:關乎國家命運的一切,在這里都有備份。(比如:西安有九所軍校,涵蓋陸海空二炮是全國軍校最多的城市,航天,航空就更不需要提了。
華為的最大研發中心,豐富的教育門類)所以,隨著中西方之間的碰撞和國家層面的相互競爭,相信針對西安的偏頗而片面的問題會越來越少,因為西安的風格就和最近制裁榜上的“西安交大,西工大”以及華為事件中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樣,是真正務實的實力派。不鳴則已一鳴即為中流砥柱!想起一件事:前幾年大家買車都買大眾,所有人都說大眾好!這幾年又是大眾爛,修不好的大眾,日系好,日本車十萬公里才過磨合期,
2、武漢和成都相比,哪個更有發展空間?
成都和武漢,兩個都是省會城市,也都是旅游城市,還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我認為武漢發展空間大。武漢是中部最大的城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交通十分發達,航空、鐵路、河運、公路四通八達,覆蓋面廣,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武漢成為了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要看交通還要看有沒有支撐這個城市的基礎產業,而武漢這兩樣都有,
3、成都、重慶發展得沒有武漢好嗎?為什么?
成都,重慶怎么能和武漢比?武漢的發展比成都和重慶的總和都要好不少!這個不管從城市規模、實力、人口、經濟、教育、科研,交通、商貿、城市地位、輻射力、影響力等等來看,成渝完全不敵武漢!成都重慶,和武漢比起來幾乎就是山溝溝就是農村!武漢是中國非沿海地區的唯一的國際大都會,更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城市規模,比成都重慶總和都大不少!加上不可改變的,區位地理條件。
武漢和成都重慶的條件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武漢地處整個亞洲流域的中心,整個亞洲的核心位置,工農商業,商貿流通,交通物流,都有些無以倫比的優勢!這個優勢成都重慶想都不敢想!武漢是中國非沿海地區唯一的海陸空交通樞紐,中國幾乎所有的人流物流商流都在武漢匯聚,中國數一數二的大港口,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公路交通樞紐都在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