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圍繞五個先行。地理答啦專門撰文說過,濟南要北跨、先行區要發展,必須優質資源先行,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JinanPriorZoneForReplacingOldGrowthDriversWithNewOnes),簡稱濟南先行區,總規劃面積約1030平方公里,是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先行者、先試者和排頭兵。
1、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指哪?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JinanPriorZoneForReplacingOldGrowthDriversWithNewOnes),簡稱濟南先行區,總規劃面積約1030平方公里,是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先行者、先試者和排頭兵。[1-2]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圍繞五個先行:思想觀念先行,建設理念先進的引領之區;深化改革先行,建設體制靈活的活力之區;創新發展先行,建設人才向往的智慧之區;產業發展先行,建設產業高端的前衛之區;交通支撐先行,建設四通八達的開放之區,
[3]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已寫入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按照規劃將在濟南新區申報的范圍為基礎并適當拓展,先行區總面積1030平方公里,南起小清河、北至徒駭河、東至章丘、西至齊河,涉及五區(縣)、21個街道,規劃控制區733平方公里,涉及濟陽、天橋8個街鎮、549個村居。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黃河北岸包括天橋區大橋街道,濟陽區崔寨街道、太平街道、孫耿街道,共730平方公里,
2、與山大二院簽約共建,濟南先行區迎來首家三甲醫院,你怎么看?
山東大學的附屬醫院與濟南先行區合作,在濟南黃河以北建設一座三甲醫院,這是一個對山大和先行區來說雙贏的好事,卻也是一個做得太遲的好事。為啥說是雙贏的好事?對濟南先行區來說,這個為“新舊動能轉換”而設的功能區,肩負發展新動能和濟南北跨擁河發展的重擔,地理答啦專門撰文說過,濟南要北跨、先行區要發展,必須優質資源先行!只有先讓一批科研院所、行政事業機構、一流高校、重點中小學、三甲醫院等優質資源在先行區入駐,才能吸引大批企業、資金和人口流入,先行區才能發展起來,而山大的附屬醫院就是這樣的優質資源。
對山大來說,其附屬的幾家醫院都布局在擁堵的市區內部,院區本來狹小還在原址不停地蓋樓,患者就醫環境和醫務人員辦公環境都很差,且無法有效輻射濟南周邊,在黃河以北建新院區,可以用低廉成本獲得大面積建設用地,更好地占領濟南黃河以北市場,并輻射聊城、濱州、德州地區。為啥說這雙贏的好事來得太遲呢?對先行區來說,濟南北跨的事喊了很多年了,新舊動能轉換也啟動很久了,但先行區至今,除了幾個房地產項目已經開盤造勢促銷,未看到明顯的“引爆”效果,
各界原對先行和北跨的熱切期望也有些轉涼,甚至有高校專家建議濟南把發展方向轉向南。對山大來說,齊魯醫學的品牌影響力大不如前,山大幾所附屬醫院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在發展上也略顯遲緩,比如省立醫院早就在奧體建設了東院區,又和長清區合作建新院區;千佛山醫院已經與商河縣政府合作建設北院區,并與第一醫科大學領軍西部國際醫學中心;濟南軍區總醫院、濟空醫院、泰安某醫院整合為960醫院,實現濟泰兩市三院區格局。
而山大旗下的齊魯醫院、山大二院、口腔醫院卻原地打轉,只會在本來就擁擠的院子里不停蓋樓,讓原本擁擠不堪的環境更加擁擠不堪,還加劇了周邊市區道路的擁堵,現在才想起來要跨出濟南市區,擁抱廣闊天地,實在是晚了一步。話說回來,雖然是亡羊補牢,但好在是邁出了好的一步,不過看到新院區的選址是大橋鎮,又讓人心里涼了半截。
眾所周知,大橋鎮緊貼黃河北岸,鎮區就懟在濟南黃河大橋北端,境內又是國道220、308、309、104的交匯處,濟邯鐵路、京滬鐵路、石濟客專橫切豎攔,交通混亂擁堵,是一個應當進行拆遷疏解、改造路網、優化提升的區域,雖然單就眼前利益來說,大橋鎮周圍人口密集,有利于醫院效益,且距離濟南老城區最近,便于家在黃河南岸的醫護人員下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