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第四期,患者腎小球濾過率嚴重下降,腎小球濾過率在每分鐘15~29毫升之間,慢性腎臟病第三期,腎小球濾過率(GFR)中度下降,患者GFR在每分鐘30~59毫升之間,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為腎功能衰竭,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低于每分鐘15ml,當慢性腎臟病發展到5期時,進入終末期腎臟病階段。
慢性腎炎的五個階段是什么?臨床上根據一些相關指南,將患者的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慢性腎臟病第一階段有腎臟損害,腎小球濾過率大于每分鐘90毫升。慢性腎臟疾病的第二階段是患者腎臟受損,并伴有腎小球濾過率的輕微下降,腎小球濾過率在每分鐘60-89毫升之間。慢性腎臟病第三期,腎小球濾過率(GFR)中度下降,患者GFR在每分鐘30 ~ 59毫升之間。慢性腎臟病第四期,患者腎小球濾過率嚴重下降,腎小球濾過率在每分鐘15 ~ 29毫升之間。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為腎功能衰竭,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低于每分鐘15ml。
腎功能不可逆下降的終末期腎病,嚴重到必須透析或移植,否則致命。ESRD處于慢性腎病(CKD)的第五階段。如圖:注:1。其中,糖尿病腎病(DKD)的臨床診斷主要基于GFR,因為腎臟ECT是國際公認的檢查殘余腎功能的金標準。2、CKD:即慢性腎病;慢性腎衰竭:CRF簡稱;3.K/DOQI:即國家腎病基金會的腎病生活質量指導。4.GFR:ECT檢測腎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當慢性腎臟病發展到5期時,進入終末期腎臟病階段。終末期腎病早期無明顯不適,但隨著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毒素在體內進一步積聚,可引起尿毒癥的各種癥狀,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皮膚瘙癢、口腔有氨臭味、水腫,以及貧血等一系列并發癥。
慢性腎衰竭與CKD2的診斷相矛盾。一般來說,慢性腎衰竭是指腎功能明顯受損,血肌酐顯著升高,必然進展為終末期尿毒癥,最終需要透析等腎臟替代治療。但CKD(慢性腎臟病的英文縮寫)分為五個階段。1期腎功能完全正常,2期腎功能輕度受損,但腎功能完全可以代償,血肌酐值正常,離所謂的慢性腎功能衰竭還有一段距離。目前很多研究發現,即使是3期CKD患者,如果尿蛋白不高,也不一定會逐漸進展為尿毒癥。從患者腎臟動態顯像檢測到的腎小球濾過率(GFR)來看,主要原因是左腎功能低下,而右腎功能正常,需要明確原因,考慮為腎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較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