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是湖北孝文化之鄉,是距離武漢市最近的城市,孝感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長江以北,漢水之東。今天再介紹幾位湖北孝感籍的將軍,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孝感是全國唯一以“孝”而命名的城市,許多人對孝感不是很了解,不知孝感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提起孝感,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故事,孝感之所以以孝命名,是因為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動天地得名。
1、湖北孝感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回答:孝感是全國唯一以“孝”而命名的城市,許多人對孝感不是很了解,不知孝感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提起孝感,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故事,孝感之所以以孝命名,是因為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動天地得名,孝感是湖北13個地市州之一。下轄孝南區和云夢、孝昌、大悟3縣,代管應城、安陸、漢川3個縣級市,孝感是湖北孝文化之鄉,是距離武漢市最近的城市,孝感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長江以北,漢水之東。
2、“湖廣填四川”,為什么說來自湖北麻城孝感的最多?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湖廣填四川”這個說道,它是指發生在清朝時期以湖廣行省為主的老百姓大規模向四川移民以填補該地區人口極度凋敝的群體遷徙行為,雖說除了“湖廣”以外,還有江西、福建、兩廣等十多個其他省份,但是湖廣人最多,所以歷史上仍習慣叫作“湖廣填四川”?!昂V”最早是元朝設立的省級行政區域,全稱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老百姓嫌麻煩,就簡稱“湖廣行中書省”、“湖廣行省”、“湖廣省”或干脆叫“湖廣”,這些簡稱在清朝仍在沿用,不過清朝設湖廣總督(又稱兩湖總督),把元朝、明朝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域“湖廣行省”以洞庭湖為界劃分為湖南、湖北兩個省級行政區域,但是統一由湖廣總督管轄,駐節武昌府,
很多人一看見“湖廣”兩字,馬上聯想到“兩廣”,其實到了明、清兩朝,“湖廣”與廣東、廣西沒有半毛錢關系,只是歷史上的“湖廣行省”這個稱呼人們還習慣沿用,所以最高長官自然而然就叫“湖廣總督”。那么,為什么要組織湖廣行省為主的十多個省份的老百姓大規模地去“填充”四川省呢?原因很簡單,主要是元、明、清三朝,特別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兩個階段,四川出現了長時間、大規模的戰亂以及后來的瘟疫、疾病等災害讓四川人口極度減少,需要補缺和“填充”,
“湖廣填四川”人口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數達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什么原因呢?首先,從地理位置來看,在古代的條件下,麻城是進入四川盆地的最佳路線。所以湖北麻城從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進入四川落業的人最多,早在元朝末年的紅巾軍農民起義將領——湖北隨州人明玉珍率領十幾萬湖北籍農民軍及大量失去土地的湖北籍農民進入四川。
明玉珍屬于紅巾軍南方徐壽輝這一支系的重要將領,后來明玉珍率軍攻入四川,以后在重慶自稱隴蜀王,再改元稱帝,他建立的“大夏”政權經過兩世9年后被朱元璋所滅,他帶入四川的人中就有很多是麻城人。麻城移民條件有三個先天優勢:一是麻城離重慶不遠;二是麻城移民歷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與張獻忠農民起義有關。
張獻忠在鄂屯兵時間長,后又轉戰湖廣、江西,特別是麻城,有許多農民入伍,故張獻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張獻忠失敗后,有一部分人隱姓埋名留在四川,四川南川縣(今屬重慶南川區)的移民都是來自湖廣省,尤其以麻城孝感鄉鵝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設四個鄉,明成化年間并孝感鄉入仙居鄉內)為多。詳情見拙作:“湖廣填四川”之浴血重生https://www.toutiao.com/i6478045151863243277/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3、孝感有哪些歷史名人?
崇敬軍人,宣傳將軍。孝感籍的將軍,我先后介紹了開國大將徐海東(大悟)、劉華清上將(大悟)、吳社洲上將(漢川)、楊志琦中將(漢川)、劉卓明海軍中將(大悟)、鄧漢橋少將(漢川)等等,歡迎大家閱讀、關注,今天再介紹幾位湖北孝感籍的將軍,與友友們分享,他們是:△楊德清,湖北應城人,解放軍上將,1942年9月生,1963年12月入伍,196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