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安慶史話的人應該都知道,安慶城建城歷史不長,據有關歷史記載大約800年左右,原潛山梅城可以講是安慶城的前身,也是安徽之源。如城區與懷寧接壤,新中國未成立前,安慶是省府及懷寧縣府所在地,且懷寧人大都從江西瓦西壩移民,贛語于當地懷寧話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安慶城區現代方言。
1、安慶有哪些歷史名人?
首先是陳獨秀先生,它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最初的召集人以及創建人,對于我國革命事業的前進作出了巨大貢獻,更是“五四青年運動”的優秀領導人,在那個動亂的時代,陳獨秀先生與李大釗同志等人相聚在一起,共同革命事業奮斗著。曾在建黨偉業中看過陳獨秀先生一番激情的演講,就要在一個殘破的菜市場門口,他竭盡全力的號召大家投身到保衛國家的事業中,
這是電影里的一個場景,但是我相信在現實生活中他更加是一個有一腔熱血的人。鄧稼先院士也是來自安慶,先生一生都為我國的原子彈事業鞠躬盡瘁,先生年少時曾在國外留學,學成后毅然返回祖國,他說這是他的國家,他那么熱愛,又怎么能置之不理。于是這一生都在為這個國家無私的奉獻著,沒有他們這些愿意鞠躬盡瘁的科學家們,中國不會強大的如此之快,感謝!,
2、安慶八縣的方言為什么和安慶話不一樣,同是近鄰各有不同呢?
謝邀??催^安慶史話的人應該都知道,安慶城建城歷史不長,據有關歷史記載大約800年左右,原潛山梅城可以講是安慶城的前身,也是安徽之源,黃干在宜城渡(唐山)建城后,才有安慶城。不知安慶人注意沒有,安慶東門人與西門人講話有區別,城里人(城區)與城外人(郊區)講話也有區別,僅舉一例。區:東門人發音(QU),西門人發音(CHU),有些當地的土話區別更大,
查閱有關資料,安慶城區與縣區的方言如此復雜,戰亂、移民政策、商貿物流及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如城區與懷寧接壤,新中國未成立前,安慶是省府及懷寧縣府所在地,且懷寧人大都從江西瓦西壩移民,贛語于當地懷寧話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安慶城區現代方言,其在前清還有不少懷寧及潛山人,移民于陜西商洛地區,可查閱安慶史話,有記載。
安慶管轄宿松縣,地處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江西方言、湖北方言及安慶方言縱橫交錯,多種不同的語言在此交匯,形成了獨特的宿松方言,其他縣區方言在此就不一一舉例解說。且安慶城區為沿江城市,也為對外開埠較早的安徽老省會城市,商貿發達,很多商賈匯集于此,不同的方言在此交匯,形成了安慶獨特的方言,安慶地區方言以贛語、江淮官話為主體,如你要細致去品味各縣的不同方言,蠻有意思,且值得去慢慢體會和研究。
3、安慶會往懷寧發展嗎?
安慶市是安徽省西南部唯一的一個地級市,緊靠長江,這就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優勢!從長遠來看,應該向江南沿江發展,這樣城市才有魅力,才有發展前途。如果要是向懷寧方向發展,短期來看好像拓展了城市的規模,其實對安慶長遠發展來講并沒有什么優勢,因為對空氣、環境、生態、市容、市景、包括旅游、安居都沒有向江南發展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