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大型的地震。近幾十年山東境內發生的地震不是很多,并且也不是固定一個點,北部、魯西南皆有發生過,首先山東境內相對來講地震并不多,最起碼近些年沒有發生過造成災害的地震,有記載以來,級數比較大的地震據當前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時間了,稱之為郯城大地震,那也是我國有記載來東部地區發生過規模最大的一次地震。
1、山東地震是怎么回事?山東之前有過地震嗎?
首先十分明確,山東之前有過地震,大范圍上講山東幾百年來最大的地震是指是17世紀的那次臨沂大地震,以郯城、臨沭為中心,震級有八級以上,這也是有記載以來我國東部板塊最大的一次地震。而自20世紀以來山東地區雖也有發生地震,但是震級都不大,七級以上的地震有兩次,一次是建國前的菏澤地震,一次是六十年代的渤海濱州、東營一帶的地震,
其他的地震震級一般在六級以下。在以前之所以提起山東地震會造成山東人,尤其是造成臨沂人恐慌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謠言的傳播,其實臨沂郯城雖然處在地震帶上不假,但是我國有很多地方都處在地震帶上,而像日本更是處在強地震帶上,基本每天都有地震發生,但是幾百年了山東都再也沒有發生過特別大的地震,所以,山東發生地震的概率雖然有,但是遠沒有像謠言傳播的那么嚴重。
尤其是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什么時間發生地震第一時間便可以知道,不是所有地震都與臨沂與郯城有關,現在去郯城農村,在很多人的家里還能見到一個純由鋼管做成的防震床,就類似于古代的“架子床”,四根直徑有15公分的主梁,三個方向以及頂端全都是焊有鋼管支撐,只在一面留有一個上下床的出口。這種床在九十年代往后的幾年里特別流行,原因就是95年底,臨沂的蒼山縣(現在的蘭陵縣)發生了5級左右的地震,蒼山和郯城是鄰縣關系,倉山發生地震后雖然震級小,但是郯城的居民仍然會與三百年前的郯城大地震以及郯廬地震帶做出聯想,這時就有了防震床的歷史舞臺,
其實郯廬地震帶的準確名稱是郯廬斷裂帶,并且也不單純指的是山東郯城到安徽廬江這一段,只不過是以前在不同地段區域狹義的根據地方命名。廣義上的郯廬斷裂帶在我國境內有兩千多公里的長度,涉及大半個中國,從南部的長江沿岸武穴湖北開始,經過安徽、山東、渤海、遼東半島、東北腹地直達俄羅斯,還是那句話,關于地震的發生,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震前就準確的預測到,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多學習地震知識,以及不要聽信謠言以訛傳訛。
2、山東臨沂市發生3.0級塌陷地震,這不是第1次了,怎么回事?
5月以來,關于地震的發生可以說還是相對較多,特別是強震的地震數據顯然多了不少,而在5月31日13時09分,全球也是出現了一個發生6.1級地震,震源深度190公里,這次地震是發生在秘魯南部,中心位置位于南緯15.3度,西經70.85度。根據地震監測網的數據來看,這次地震是5月的第8個強震,暫時不清楚本次地震會帶來什么影響,后續有結果我們再來看看,
而這次地震之后,我國也出現了一個“小地震”,可能不少人也聽說了,但是對大家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因為是發生在山東地區,山東出現3.0級塌陷地震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本次地震發生在05月31日13時23分,位于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塌陷),坐標點為北緯34.66度,東經117.89度,等級大小為3.0級地震。
而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地震監測網標注為“塌陷地震”,也就是說與常說的自然地震有點不一樣,自然地震是屬于板塊運動,斷層帶滑動或者俯沖帶所引起的,主要的地震是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或者火山帶區域,并且每天大小地震非常多,而“塌陷地震”有點類似于我們說的人工地震,也就是非自然地震。根據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山東臨沂市蘭陵縣發生3.0級地震判定為“塌陷”,那必然不是我們說的斷層帶滑動或者俯沖帶所引發的地震問題,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只要我們找到了根本原因,那就沒有什么問題,只是不少人對地震相對比較敏感,無論是大地震還是小地震,都擔心未來可能出現新的地震影響,這是屬于正常情況的。山東3.0級塌陷地震有什么影響?什么是塌陷地震?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顯示,本次地震沒有產生較大影響,據董塘村居民介紹,本次地震確實也產生了搖動,其中“前后晃了兩次,間隔大約一分鐘,第二次更強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