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海軍的艦艇命名規則中向來就有以大中小城市命名的慣例,而甘肅作為一個和海軍“八竿子打不著”的內陸省份,也有城市名稱被用作艦艇名。根據中國《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航母、戰列艦、巡洋艦和核潛艇等一級艦由中央軍委命名,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大型登陸艦由海軍命名。
1、我國有哪些以城市命名的艦艇呢?
這個問題應該說有多少不是用城市命名的。早期我軍艦艇正規化水平比較低,各種概念型名稱或者形容詞性艦艇有一些,比如解放號這種,另外也有一些叫法比較奇特的,比如重慶艦打撈出水后沒有修復作為軍艦,而是改為宿舍船,直到90年代才拆毀,當時起名為黃河。現代我軍作戰艦艇巡洋艦以上為省名,驅護艦城市,大型導彈艇、巡邏艇、056級別的都用縣級市或者一些比較小的地級市,
更小的則只編號。雜役船也較少有名,通常是艦隊名、性質名加舷號,比如“南油02(這個號我編的)”代表南海艦隊小型油料船520號,大型補給艦用大型湖泊命名。大型登陸艦用山命名,潛艇用“長征”XXX表示核潛艇,“長城”XXX科考船、試驗艦和訓練艦多用我國科學家、航海家命名。不過那艘86號風帆訓練艦叫“破浪”又是使用形容詞命名,
2、目前中國海軍所有艦艇,以哪個省份地名命名的最多?
為了方便指揮、通信聯絡,世界各國每艘艦艇自誕生起就會有編號和命名,中國也不例外。中國人民海軍成立伊始,有人提議用領袖或者將軍的名字來命名軍艦,但是毛主席表態,歷史是由人民來創造的,用人名不妥。于是中國開始用城市的名稱來命名軍艦,如此一來巧妙的使戰艦與城市聯姻,既便于記憶,又密切了軍民的關系,根據中國《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航母、戰列艦、巡洋艦和核潛艇等一級艦由中央軍委命名,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大型登陸艦由海軍命名。
巡洋艦以省或直轄市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掃布雷艦、獵潛艇以縣、州命名,截止到目前,海軍以地名為命名的現役主戰水面艦艇共124艘,其中有1艘航母、33艘驅逐艦和96艘護衛艦。既然是以地名來為軍艦命名,那么到底哪個省份的現役軍艦最多呢?(1)廣東省(13艘)052B驅逐艦,廣州艦051B驅逐艦,深圳艦053H1G護衛艦,肇慶艦,佛山艦,江門艦,東莞艦,汕頭艦,韶關艦056護衛艦,清遠艦,惠州艦,梅州艦,揭陽艦,潮州艦(2)江蘇省(9艘)現代級驅逐艦,138泰州,052D驅逐艦,155南京,054護衛艦,546鹽城艦、578揚州艦、530徐州艦、549常州艦056護衛艦,509淮安艦、504宿遷艦053H3護衛艦,522連云港艦(2)山東省(8艘)052型驅逐艦,青島艦052C型驅逐艦,濟南艦054型護衛艦,濱州艦,臨沂艦,濰坊艦,日照艦,煙臺艦056型護衛艦,威海艦如果從現役艦艇來看,廣東無疑是現役艦艇命名最多的省份,江蘇和山東次之如果算上退役軍艦的話,廣東省的第一名寶座要易主了(1)江蘇(24艘)由于江蘇省是中國人民海軍的誕生地,并且在地方和海軍的雙擁工作中,江蘇省也名列前茅,歷史上江蘇省有22個城市先后被海軍24艘戰斗艦艇命名,總數位列全國第一,
江蘇的直轄市中,無錫、蘇州等城市都已經有過命名,江蘇還有9個縣市也獲得過艦艇的命名,具體為海安、江陰、宜興、興化、張家港、靖江、海門、昆山和太倉。具體的艦艇為(2驅、9護、4雷、2補、1訓、1試、4登)131南京艦、138泰州艦、511南通艦、512無錫艦、513淮安艦、514鎮江艦、522連云港艦、530徐州艦、546鹽城艦、549常州艦、578揚州艦、818昆山艦、805張家港艦、810靖江艦、843常熟艦、881洪澤湖艦、889太湖艦、928五峰山艦、929紫金山艦、930靈臺山艦、931洞庭山艦,
(2)廣東(21艘)5驅11護2雷1訓2登160廣州艦、165湛江艦、166珠海艦、167深圳艦、168廣州艦、551茂名艦、553韶關艦、559佛山艦、560東莞艦、561汕頭艦、562江門艦、563肇慶艦、584梅州艦、587揭陽艦、589清遠艦、596惠州艦、842臺山艦、844鶴山艦、82世昌艦、934丹霞山艦、974蓮花山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