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徐匯區 > 上海市安城大樓,上海最高的樓是誰建的

上海市安城大樓,上海最高的樓是誰建的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5-18 22:49:19 編輯:上海生活 手機版

1,上海最高的樓是誰建的

到目前為止,上海最高的樓是座落于浦東新區陸家嘴地塊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高達492米。 另外一棟大樓---上海中心將于2014年竣工。設計高度為632米。屆時,上海中心將取代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成為全上海最高的大廈。

上海最高的樓是誰建的

2,介紹萬國建筑博覽會的外灘建筑風格歷史

分類: 文化/藝術 解析: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 曾用名:麥克倍恩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主要使用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位于中山東一路延安東路口的亞細亞大樓,有“外灘第一樓”之稱。建于1913年。原為7層,后加了1層。外觀為折衷主義風格,正立面為巴洛克式,柱式以愛奧尼克式為主,底層拱圈用鎮石,外墻用石面磚。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3號上海總會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1年由在滬英僑發起創設,當時為英國總會所用,又叫上海總會,也稱上海俱樂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樓,成為當時重要的社交場所。新樓建筑為橫直線條三段式處理,二層至三層中段增加了6根愛奧尼克柱頭,為整幢大樓增加了立體感,大樓南北兩側對稱,頂端各設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窗戶形狀變化多端,細部雕刻細膩優美。大樓的室內裝潢由日本建筑師設計,裝飾華麗,長達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裝飾,在當時聞名于世。大樓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4號有利大樓 曾用名:友寧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 1922年,舊屋拆除后建新樓。系上海第一幢鋼框架的大樓,據說鋼框架是向德國著名的克虜伯工廠訂制。大樓高6層,正立面仿文藝復興風格,外裝飾為巴洛克式,大門兩旁有修長的愛奧尼克式柱,外墻用花崗巖貼面。整座建筑開間大,樓層高。 外灘5號日清大樓 又名:海運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華夏銀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東一路5號新建大樓,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設計,6層鋼筋水泥結構建筑,從表面上看,該大樓的基本構造與上海的其他近現代建筑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其線條處理以橫線條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 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又名:元芳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此樓原是一幢3層磚木結構的房子,東印度式建筑風格。1906年拆舊建新,由英商瑪禮遜洋行設計,為假4層磚木結構,大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筑風格。裝飾上具有歐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紅磚鑲砌,眾多細長柱子鉤勒墻面。后因維修時用水泥粉刷墻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復存在。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廊柱。底層、二層為落地長窗,券狀窗框,兩肩對稱。上層為坡式屋頂,并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樓南面為平臺,是觀光黃浦江的勝處。 外灘7號電報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泰國盤古銀行。 外灘中山東一路的7號大樓,原是旗昌洋行的產業,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后,即歸屬下的電報總局使用,故稱“電報大樓”。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假5層磚石結構。以變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裝飾從2樓到4樓的窗框,使建筑的立面富于變化和充滿立體感。同時在頂層兩邊建有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屋頂,使整幢大樓頗具藝術韻味。在外灘的建筑群中,電報大樓體態雖然不大,但其建筑藝術的特征別具風格。 外灘9號旗昌洋行大樓 又名:港監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局(集團)上海分公司。 1901年,輪船招商局將旗昌洋行的舊樓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設計,為三層磚木結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東向外灘為主立面,以正大門為中軸線,兩側形成對稱。大門兩側各有2扇羅馬拱券型的落地長窗,2、3層有內陽臺,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撐。樓內的木制樓梯扶手處有雕花,攔桿也十分精致。 外灘12號匯豐銀行大樓 又名:匯豐大樓、市府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為上海市人民 *** 所在地,現在使用單位:浦東發展銀行。 外灘大樓群建筑中最顯眼的一幢大樓,建于1925年。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層,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筑為7層,上有一半球形屋頂。鋼框架結構,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內部處理采用古典主義的形式,如愛奧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內裝修考究,大廳內的柱子、護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貼面,不僅裝有暖氣,還安裝了當時最先進的冷氣設備。 外灘13號海關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海關。 建于1927年。建筑風格為歐洲古典建筑和近代建筑相結合的折衷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沿外灘高7層,用金山石砌筑。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層,二層以上用紅機磚砌筑。沿外灘大門前為希臘多立克式柱廊,入口為大廳,內有繁復的石膏花飾和腳線,鑲金和彩色馬賽克的平頂。最高處為鐘樓。 外灘14號交通銀行大樓 又名:上海總工會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總工會。 交通銀行新大樓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灘最后建成的一幢樓。由鴻達洋行設計,大樓主體6層,中間為8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正面和側面均以垂直的線條來突出建筑的立體感。底層門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貼面,其余墻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門原為轉門,入內是彩紋人造大理石鋪成的過道,兩側靠墻為環狀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臺階,紫銅作欄桿。經扶梯上2樓平臺,過4扇鋁框玻璃門,進入高大寬敞的大廳。大廳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撐。大樓內有庫房、發電機、空氣調節機、2部奧的斯電梯。整幢大樓的內部設計強調實用。 外灘15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又名:華勝大樓、中央銀行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國建筑師海因里希·貝克設計,項茂記營造廠施工。外觀呈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復古建筑風格。3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是以沉砂墊層代替打樁。外墻以釉面磚與花崗石鑲嵌,大門左右有4扇券窗,2、3層立面慣以6根愛奧尼克立柱,3層檐下及柱頂均飾以歐洲神話人物頭像的雕塑。進入正門,一條對稱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層營業大廳。大廳中央高達3層,用彩繪玻璃作天棚,室外陽光可透過天棚照到廳內。2、3層四周有精致典雅的彩繪玻璃回廊,營業大廳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灘16號臺灣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銀行。 建于1924年。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幢帶有日本近代西洋風格的建筑,同時又廣泛吸取各國建筑的長處,成為一個多種風格建筑的混合體。 外灘17號字林大樓 又名:桂林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于1921年,由德和洋行設計。大樓總高10層,三段式立面。底層立面用拉毛花崗石作貼面,正大門兩側各有一扇落地的羅馬拱券長窗;中部立面3至7層,建筑外觀采用近現代派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但飾以古典柱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浮雕,使單調的平面增加了一絲活潑;上段立面,兩側為券式窗洞,中間樹以雙柱,形成內陽臺。屋檐下原有8個裸體人物雕塑,后被水泥封末。頂部的南北兩側建有塔樓。字林大樓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筑。 外灘18號麥加利銀行大樓 又名:春江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于1923年。文藝復興時期折衷主義風格建筑,底層以花崗石作貼面,顯得勻稱協調而又給人以資本雄厚的感覺。第二層,外墻處理簡潔,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撐,層次富于變化。 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南樓。 1906年拆舊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師施高塔設計,6層磚木混合結構,總高30米。外觀呈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筑風格。外墻用白色清水磚砌成,鑲以紅色水磚做腰線。門窗有圓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門為轉門。屋頂建有花園,花園的東西兩側各建一座巴洛克式涼亭,夏秋季節可以坐在東側的涼亭內觀望黃浦江潮水。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這幢豪華飯店慶賀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 外灘22號沙遜大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北樓。 建于1929年,由公和洋行設計,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出現的第一幢完全意義上的近現代派建筑。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大廈高10層,局部13層,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頂端的高度為77米,是當時上海最高的建筑。立面以垂直線條為主,在腰線和檐口處有雕刻的花紋。外墻除第9層和頂部用泰山石面磚外,其余各層均用花崗石作貼面。 外灘23號中國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灘(中山東一路段)眾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分東西兩幢大樓,西大樓為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東大樓是主樓,高15層,地下層2層,共17層,鋼框架結構。采用中國民族風格方形尖頂,其他欄桿及窗格等處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每層的兩側有鏤空圖案,中國銀行大樓是近代西洋建筑與中國傳統建筑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大樓。 外灘24號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 建于1924年。樓高7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日本近代西洋風格建筑。原先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底層石塊為貼面,橫線條清晰,產生明朗而輕快的感覺。二層至五層之間仿古典主義巨大石柱給建筑增加了莊重和典雅之感。 外灘27號怡和洋行大樓 又名:外貿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外貿局等。 始建于1920年,竣工于1922年11月,由馬海洋行設計。外觀為仿英國復古主義派建筑風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5層(1983年又加蓋2層)。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進,朝東立面呈三段樣式。1、2層為一段,門和長窗為羅馬拱券形,大塊拉毛花崗石作外墻貼面,平整石塊鋪砌大門臺階,門的兩側裝有一對壁燈。3至5層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為裝飾和支撐,立柱間為陽臺和石欄桿。5層以上為第三段,層頂有較寬檐口,頂部為大平臺,平臺前有欄桿,中間是石屏,緊貼石屏建有一座圓頂,圓頂中心插有旗桿。 外灘28號格林郵船大樓 又名:廣播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廣電集團。 1920年建成。總體為近代復古主義建筑,大門和邊門均設計為羅馬拱券,兩側建有花崗石古典柱式;從地面勒腳至二樓外墻用花崗石作貼面,造成一種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調。在臨外灘的屋頂上設計了屋頂亭,形如遠洋巨輪上的了望臺,這種設計使此樓成為上海為數不多的仿生建筑之一。 外灘29號東方匯理大樓 又名:東方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建于1914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典型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筑,入口拱門上方有一卷渦狀的斷山花,流露出法國情調巴洛克式的設計手法,中部是愛奧尼式巨柱,橫豎向三段式處理明顯。 外灘33號英國領事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初建于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毀于大火。現在的建筑為1873年建造。具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主樓高兩層,整個建筑平面為正方形,層頂用中國蝴蝶瓦,為了讓底層有良好的通風,臺基較高,立面上門窗較多,且多采用圓拱和平拱。 北蘇州路20號百老匯大廈 又名:上海大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大廈飯店。 建于1934年,22層,高88米。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飾簡潔明朗,外觀氣勢雄偉,現為三星級飯店。該大樓曾為北外灘的制高點,其18樓寬敞的觀景平臺,是鳥瞰外灘全景的佳處地點。 外白渡橋北堍黃浦路15號禮查飯店 建于1910年。外貌采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筑形式,樓高5層,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和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筑。五層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層部分裝飾愛奧尼克式大柱頭,窗樘發券,有的采用弧拱,有采用平拱,整幢建筑凹凸面多,進深很深,故室內光線較暗。

介紹萬國建筑博覽會的外灘建筑風格歷史

3,上海最高的建筑

上海最高建筑是位于浦東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已經封頂,將于2008年竣工交付。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屋頂高度為492米,超過目前屋頂高度世界第一的臺北101大廈(480米)。 上海旅游景點介紹可瀏覽全游網: http://www.3608.com/city/c_sight_2.html

上海最高的建筑

4,外灘周圍老建筑的歷史背景是什么上海地標建筑

外灘建筑群薈萃著世界各國不同時期的多種建筑樣式。有新古典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風格、近現代派等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灘多數建筑為折衷主義風格。折衷主義是在一座建筑中,把歷史上各時期的建筑詞匯并列在一起。這一風格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于西方。外灘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紀初,受到該風格的強烈影響,所以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先將 外灘周圍老建筑及地標建筑的歷史背景等一并介紹如下:一、概況外灘周圍老建筑主要有9幢198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他們分別是原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匯豐銀行、江海關、匯中飯店、沙遜大廈、中國銀行、恰和洋行、東方匯理銀行。 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除此之外的上海地標建筑還有很多,如外灘18號、金茂大廈、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新天地、上海博物館、上海美術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圖書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恒隆廣場、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大劇院、上海話劇中心、百樂門舞廳、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新錦江大酒店、上海體育場(上海八萬人體育場)、 浦東國際機場、 M50(莫干山路50號)、Park97等,這里擇要介紹。二、外灘周圍老建筑及地標建筑的歷史背景1、外灘18號 18號的前身是渣打銀行,這座1500平方米的大樓臨水而建,混合了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巴洛克以及混合主義的風格。即使在80年后,18號簡潔的線條和典雅的外觀,仍散發著屬于那一個時代驕傲的光芒。2004年11月,外灘18號開張成為一個新的人文時尚地標,經營者的自我定位是一個創意空間,叫做“Bund18 Creative”。重新規劃之后,外灘18號不僅吸引了眾多高檔消費品入駐,擁有如卡地亞和杰尼亞這樣的世界級品牌和高檔餐廳。還常舉辦許多展覽,承辦時裝秀,或者論壇。 2、東風飯店(原上海總會) 上海總會(Shanshai C1ub)也譯作上海俱樂部,又稱英國總會、皇家總會。清同治元年(1862年)始建時是一座英國式古典建筑,3層磚木結構,外墻用紅磚鑲砌。清宣統元年(1909年)在原址翻建新樓,首次采用以水泥為主的膠凝材料,打破了當時外灘建筑群千篇一律的磚木結構。新樓兼容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它的橫直線條處理得體,尤其是橫線條,給人平衡、勻稱、和諧感覺。底層以正門為主軸線,形成兩側對稱的圖案,2~3層之間有6根貫通的愛奧尼克柱式,頂層南北兩端各建1個典雅的巴洛克式塔頂,成為該建筑物的特殊標記。 新樓內設備考究。地下室為地滾球場,底層有長達34米的酒吧,為當時遠東最長的酒吧(現已拆除)。樓內有能容納2000多人的大宴會廳,300平方米的大廳內沒有一根柱子,這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1956年后曾辟為國際海員俱樂部。 3、海關大樓(原江海關) 該大樓民國16年12月第三次重建。為鋼框架結構。立面有現代派痕跡,大樓正面外墻全部用花崗石壘砌,入口處為希臘陶立克柱式門廊,門楣由四根巨大的羅馬花崗石圓柱支撐,柱頂為四方形,它既是建筑的承重部件,又給人以莊重的感覺。巨柱前有6扇拉門,上端有4堵窗間墻直至6樓,中間每層均有窗口,窗口間用一塊澆有花紋的輕鋁板相連。底層和6樓都有較寬的塑有石雕的屋檐,頂端建有4層高四方形鐘樓一座,該鐘之大為當時亞洲之最,整幢建筑體現了希臘古典式和近代建筑相結合的折衷主義建筑風格。大樓共有電梯12部。 4、 和平飯店和平飯店由主樓、南樓和北樓構成,其中主樓原名華懋飯店,南樓是原匯中飯店,北樓則是原沙遜大廈。華懋飯店建于1929年,屬芝加哥學派哥特式建筑,樓高77米,共12層。外墻采用花崗巖石塊砌成,由旋轉廳門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鋪成,頂端古銅鏤花吊燈,豪華典雅,有“遠東第一樓”的美譽。 解放后,飯店于1956年重新開業,起名和平飯店。近年來,和平飯店對客房、餐廳等進行了更新改造,而建筑風格仍保持了當年的面貌,整幢建筑融現代與傳統、新潮與復古于一體。匯中飯店由英商香港上海旅館股份有限公司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投資興建。該樓總體上為仿文藝復興式建筑,嚴格對稱,用白磚砌清水外墻,每層以紅磚勾勒腰線,建筑裝飾較多地采用巴洛克樣式,如門窗的設計變化多端,既有圓弧拱,又有平拱,屋頂原有花園,東西兩端各有一座很大的巴洛克風格的涼亭,民國3年大火將屋頂裝飾燒毀遂改為平臺。當時,匯中飯店是上海最高的建筑,電梯設施也是上海最早使用。該飯店有客房120套,底層有可容300人同時就餐的大廳,必要時撤去餐桌可供千余人集會。辛亥革命成功后,上海各界人士就是假座這里,歡迎孫中山先生回國就任臨時大總統的。 沙遜大廈于民國18年建成。鋼框架結構,10層(部分13層),大樓壯麗雄偉屬早期現代派風格。建筑外觀以垂直線條處理,簡潔明朗。外墻除第九層及頂層采用泰山石面磚外,其余均采用花崗石砌筑,是外灘較早用花崗石砌筑的大樓,腰線及檐部處飾有花紋雕刻。大廈東立面用擬金字塔的19米高的方錐形紫銅屋頂,既增加建筑高度,又增強美觀效果。 該樓裝飾精致,豪華客房分別以中、英、法、意、德、美、印、日、西班牙等國風格裝飾。 5、中國銀行(中行大樓) 原址為德國總會,民國25年拆除,建中國銀行大樓。大樓為鋼框架結構,共17層(地下2層),由英商公和洋行和中國設計師陸謙受共同設計,立面是早期現代派風格,以垂直線條勾勒建筑輪廓,又溶入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外墻用國產花崗石砌成,屋頂采用平緩的四方鉆尖形蓋綠色琉璃瓦,檐部施以石斗拱裝飾,欄桿花紋及窗格也采用傳統裝飾,每層兩側有鏤空“壽形圖案。大門上方飾有孔子周游列國石雕(現已毀),門外有9級石階,配以2扇紫銅圖案雕飾大門。廳內天花板兩側有八仙過海雕飾(現已毀)。大樓設備精良,地下建有先進的保險庫。大樓內裝有電梯14部,還有一套子母鐘,確保計時準確一致。6、英國領事館 原英領署辦公樓在同治九年遭大火焚毀,現樓是同治十一年重建。成為目前外灘建筑群中建造最早、保存完好的樓房。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的建筑。文藝復興式建筑強調水平劃分,在建筑輪廓上講究整齊,統一和條理性。形成和諧、勻稱、明朗、簡樸的風格。英國領事館的橫線條就給人以突出的印象,水平向的厚檐,水平向的腰圍,使整幢建筑顯得平衡、勻稱、端莊、厚實。7、東方藝術中心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由法國著名建筑師保羅-安德魯設計,整個建筑外表采用金屬夾層玻璃幕墻,內墻裝飾特制的淺黃、赭紅、棕色、灰色的陶瓷掛件。 作為后現代建筑理念的一個杰作,整個設計體現了當今世界最前衛最有文化意韻的風格———回歸大自然。在這樣的環境里欣賞音樂藝術,是一種真正陶冶性情的享受。作為“上海最新的高雅藝術發布地”,東方藝術中心吸引了眾多時尚中人。 8、 新天地 新天地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標志-石庫門建筑舊區為基礎,首次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把這片反映了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國際水平的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閑文化娛樂中心。新天地的石庫門建筑群外表保留了當年的磚墻、屋瓦,而每座建筑內部,則按照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無一不體現出現代休閑生活的氣氛。漫步新天地,仿佛時光倒流,有如置身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進每個建筑內部,則非常現代。9、上海話劇中心雖然看話劇仍然是十分小眾的愛好,可是上海話劇中心隨著不斷引進國外原版劇目及制作優秀的當代戲劇作品,中心已培養起上海的話劇演出市場。如今安福路的話劇演出是上海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去安福路看話劇成為當代上海青年的一種時尚文化,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習慣。 10、上海美術館這里曾是舊上海十里洋場的跑馬總會,新館擴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這幢英式建筑原有的新古典主義外觀,根據美術館的功能要求對其進行了改造。室內設計繼承了歐式的傳統語言,強調了明快的現代氣息。在館內仰望凝重的梁柱,再沿著寬敞的樓梯拾級而上,撫摸著30年代的銅鑄馬頭,瀏覽著藝術家的精美之作,定會領略到新舊上海的歷史變遷,感受到引人入勝的文化魅力。作為上海文化的一張重要名片,上海美術館也常時尚盛事不斷,為各種先鋒實驗藝術提供了重要舞臺。11、 百樂門舞廳百樂門外觀采用美國近代前衛的ArtDeco建筑風格,是當時30年代的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新潮建筑,紅遍全上海,也是上海名媛紳士的主要社交地。 進入21世紀后,歷經七十余年風雨歲月的百樂門進行了恢復性改建,不僅恢復了其昔日的綽約風姿,還融匯了更多的現代時尚元素,吸引著懷舊或時尚的人們前來,在上海灘掀起了一股復古與摩登交織的時尚休閑熱潮,可謂“風華再現,猶勝當年”。 12、金茂大廈被譽為中華第一高樓的上海金茂大廈,位于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著名的外灘風景區隔江相望。 金茂大廈由美國芝加哥SOM建筑事務所設計,集中華五千年寶塔建筑之大成,融匯當代世界建筑新技術,建造周期歷時五年。 金茂大廈的高度為402.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國第一高樓,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占地2.3萬平方米,地上88層,地下3層,總投資為5.4億美金,是楊浦大橋、南浦大橋、東方明珠塔總造價的1.5倍。 金茂大廈觀光層的高度為340米,面積為14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樓層觀光層。在觀光層上憑欄遠眺,上海的都市風光和長江口的壯觀景色可盡收眼底。 13、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坐落于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與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兩側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成為上海改革開放的象征。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設計者富于幻想地將十一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空中串聯到如茵的綠色草地上,兩個巨大球體宛如兩顆紅寶石,晶瑩奪目,與塔下世界一流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1999財富論壇上海年會主會場)的兩個地球球體,構成了充滿“大珠小珠落玉盤”詩情畫意的壯美景觀。高聳入云的太空艙建在350米處,內有觀光層、會議廳和咖啡座,典雅豪華、得天獨厚。空中旅館設在五個小球中,有20套客房,環境舒適、別有情趣。東方明珠萬邦百貨有限公司商場面積18000平方米,經營服裝、工藝美術品、金銀飾品、皮具、食品等,使游客在觀之余可享受到購物與美食的樂趣。 14、 上海展覽中心上海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主建筑建成于1955年3月,是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建成最早的會展場所。四十多年來,在這里舉行過許多重大政治、外事活動,接待過黨的三代領導人以及數十位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組織和舉辦了數百個國內外展覽會。現已成為全市主要的會議中心和著名的展覽場館,是對外交流的窗口之一。 2001年,上海展覽中心主建筑進行全面的大修改造。改造之后,建筑風貌更迷人、環境更優美、展廳面積更大、功能更完善、設備設施更安全可靠。 上海展覽中心南部以序館、中央大廳、東一館、西一館和西二館組成展覽區,北部以友誼會堂和改建后的東二館組成會議區,兩個區域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形成南展北會、能分能合的功能格局。 15、上海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是一所大型的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也是全國第一家省市級圖書情報聯合體。1995年10月,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合并,1996年12月上海圖書館上海情報研究所新館建成并部分對外開放。新館坐落于淮海中路1555號,建筑面積83000平方米,擁有綠化面積11000平方米。整個建筑象征著歷史文化積淀的堅實基礎和人類知識高峰的不斷攀登。16、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上海國際展覽中心坐落于上海最早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 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從她 1992年誕生之日起,就為上海的展覽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上海眾多品牌展覽會的發軔之地,促進了上海展覽業的發展。 17、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上海博物館創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舊跑馬總會,由此開始了她的發展之路。1959年10月遷入河南南路16號舊中匯大樓,在此期間,上海市政府作出了決策,撥出市中心人民廣場這一黃金地塊,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館館舍。 18、上海國際會議中心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坐落在浦東陸家嘴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旁,于1999年8月建成。從外灘隔江相望國際會議中心,只見乳白色的外墻輕輕地托起兩只巨大的球體。大球直徑50米,高51米;小球直徑也是50米,但高只有38米,一大一小,相映成趣。球體上的透明玻璃拼裝出世界地圖圖形,意寓“上海走向世界”。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外墻總面積達25860平方米,采用了微晶銀幕墻、花崗石幕墻、金屬鋁板幕墻、破璃幕墻等外墻材料,顯得凝重高雅。外墻上安裝的25只、每只約8噸重的石柱帽更突出建筑物的雄偉壯觀。19、上海大劇院上海大劇院位于市中心人民廣場,南臨人民大道,西沿黃陂北路,東臨市政大廈, 占地面積約為2.1公頃,建筑風格獨特,造型優美。它成為上海又一個標志性建筑,使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政治文化中心。 上海大劇院由法國夏邦杰建筑設計公司設計,總建筑面積為62803平方米,總高度為 40米,分地下2層,地面6層,頂部2層,共計10層。其建筑風格新穎別致, 融匯了東西方的文化韻味。白色弧形拱頂和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墻有機結合,在燈光的烘托下,宛如一個水晶般的宮殿。 20、上海新錦江大酒店上海新錦江大酒店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鄰繁華商業街――淮海路。其建筑雄偉,設施完善,服務優良,一座現代化的五星級商務型酒店。酒店曾被美國優質服務科學協會授予“五星鉆石獎”,并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酒店擁有包括中、西式總統套房,豪華行政套房在內的各類客房共648間(套)。客房設施齊全,并配備寬帶和無線上網設施,實現客房內即可享受精彩資訊世界。酒店內設有各類中西式餐廳、酒吧和多功能廳。其中位于四十一樓的藍天旋轉餐廳是目前遠東地區最大的旋轉餐廳,提供中、西、日式自助餐。賓客登高遠眺,飽覽申城美景。 酒店自開業來已接待包括美國總統、俄羅斯總統、法國總統、德國總統、英國首相等在內的三百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承辦了多項重大外事接待任務,是上海地區外事活動、商務旅游的重要場所。 位于酒店41樓的藍天旋轉餐廳是遠東最大、華夏最高的旋轉餐廳。300多位國家元首曾光顧這里。餐廳提供中、西、日式自助餐,您能用最短的時間從最佳的角度俯瞰申城,品嘗特色佳肴。21、上海體育場(上海八萬人體育場)位于上海西南部要脈--地鐵1號線和內環線交匯下的上海體育場,是市重大工程之一,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在數十個有關單位的鼎力配合下,幾千名建設者經過三年的艱苦拼搏,耗資十億余元,終于在1997年9月竣工。 上海體育場占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7萬平方米,配套綠化面積7.7 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呈直徑300米圓型,總標高70余米,巨型的馬鞍型建筑氣貫長 虹,是集體育比賽,文體表演,健身娛樂,住宿,商務辦公和購物展覽為一體的 大型綜合體育設施。 22、浦東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位于上海浦東長江入海口南岸的濱海地帶,占地4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里,距虹橋機場約40公里。

5,上海最高的樓多少F

現在上海最高的樓是陸家嘴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490多米 直入云端 101層
現在是上海最高的樓是浦東的環球金融中心,又名環球101大廈,總共101層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國上海陸家嘴的一棟摩天大樓,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國目前第一高樓、世界第三高樓、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樓高492米,地上101層,開發商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樓公司(森ビル)主導興建。
上海最高樓: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建筑層數】 : 地上101層、地下3層 。 【建筑高度】 : 492米 。

6,上海的這座樓叫什么

這樓叫:明天廣場 物業性質:寫字樓   物業級別:甲級   項目位置:黃浦區黃陂北路309號(南京路)   所屬商圈:人民廣場   交通位置:內環以內,軌道交通1號線,軌道交通2號線   開 發 商:上海明天廣場有限公司   占地面積:100000.00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120000.00平方米 樓內配套:塔樓7—60層為五星級酒店式公寓。低下下二、三層為停車庫,共365個車位。 明天廣場 是上海第五高的摩天大樓。位于浦西區南京路399號,南京西路與黃陂北路口,地上55層,高約285米(934呎),于2003年10月1日落成。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安城大樓上海市安城大樓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天峨县| 怀来县| 马山县| 神木县| 固原市| 孝义市| 赞皇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游戏| 汶川县| 武穴市| 手机| 南通市| 咸阳市| 安达市| 措美县| 潞城市| 巫山县| 平安县| 交城县| 曲周县| 广饶县| 沂南县| 桑植县| 蕉岭县| 盐源县| 三都| 辽阳县| 西盟| 台南县| 剑河县| 儋州市| 九台市| 香港| 灵川县| 金湖县| 富民县| 含山县| 西贡区|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