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曹操所擒,在曹營呆了多久。劉表新野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在當時來說很重要,處于曹操陣營與劉表陣營的交界處,在公元204年前,曹操的大本營是在許昌,也就是漢獻帝所在的位置,公元204年曹操拿下冀州鄴城后,就將自己的大本營設在鄴城,而漢獻帝所在的許昌就是東漢的傀儡政權。
1、曹操為何要定都在許昌?
一、許昌的歷史地位許昌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本來稱“許”,源于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于潁水之濱而得名,后來,曹丕篡漢稱魏,因“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夏商西周時期,夏朝曾建都陽翟,也就是如今許昌禹州;商朝許地分布有歷、有熊氏、昆吾、康等諸侯國和部落;西周許地分布有歷、康、許、鄢等諸侯國和城邑,
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后為韓、魏、鄭、楚所據,秦王政十七年置潁川郡,轄許縣、陽翟縣、長社縣、鄢陵縣、襄城縣等12縣。西漢東漢時期,漢高祖劉邦時期,析許縣,置潁陰縣;然后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鄢陵縣、襄城縣均屬潁川郡,王莽新朝時期,將潁川郡改為左隊,陽翟縣改為潁川縣,鄢陵縣改為左亭并入許縣,許縣、潁陰、長社、潁川等縣屬左隊。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曹操東迎漢獻帝至許縣,稱許縣為許都許縣,從此許昌成為漢朝末代都城,二、許昌的戰略地位許昌地處中原,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許昌西北依靠嵩山山脈,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脈,南部有大別山、博山等山脈橫亙,總之三面環山,只有東部是開闊的平原,許昌北有袁紹,東有呂布、劉備,東南有袁術,南部有劉表,西南有張繡,關中、洛陽地區還散布著眾多反曹的殘余勢力;可以說許昌四面是敵,只有選擇這樣易守難攻的地方,才能在中原建立穩固的大后方,才有逐鹿群雄的資本。
三、許昌的經濟地位許昌位于中州平原的西部,氣候溫和,河流縱橫,雨量適中,農業、漁業、畜牧業均較發達;許昌遠離洛陽、關中戰亂地區,相對穩定,經濟相對繁榮;許昌交通便利,北臨黃河,東接廣闊的黃淮平原,南通富裕的江夏郡,西南與南陽盆地相望,便于糧草集中疏散,四、許昌的人才地位經濟發達、社會穩定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許昌同樣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曹操選定許昌同樣看重許昌地區的人才資源。
2、關羽同曹操約法三章后暫時歸順,在曹營有人說待了三年,有人說十多年,到底是多久?
關羽被曹操所擒,在曹營呆了多久?請看《三國志.蜀書二》卷三十二.先主傳.節錄:五年(指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并擒關羽以歸。?駐月余日,所失士卒悄悄來集,?關羽亡歸(逃歸)先主。我解釋一下關鍵的信息,劉備逃到青州,袁紹派部將前往,并親自到鄴城二百里以外,與劉備相見,
一個月以后,先前逃散的士卒,又漸漸集中到劉備那里。曹操此時正與袁紹相持于官渡(現在河南中牟縣東北,黃河灘區),關羽逃歸劉備,據此,關羽只在曹操處呆了一個多月(包括返回路上時間)(劉備即位圖)題主所講的“約法三章”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知道,漢朝建立政權后,總結經驗,決定以“仁愛、道德”作為立國之本,重新解釋“禮樂”制度,內容涉及方方面面,所謂“禮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
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關羽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為老百姓所敬仰,除了軍事才能、馬上功夫而外,更多的是敬仰其人格魅力。他的標準像就是手捧“春秋”,秉燭夜讀的感人形象,關羽公認為“義”的象征,用“義薄云天”和“知恩必報”可以概括其一生事跡。“屯土山約三事”,是關羽為曹操所敗,困于山上、陷入困境,張遼奉曹操命勸降。
而張遼的勸降功夫超一流,他對關羽說:“你們兄弟三人結義誓同生死,你不降;必死,有負盟約,你大哥危難中托家眷與你,如你一死,家眷則無依靠,有負大哥之托”,關羽對張遼的生與死不屑一顧,大丈夫“死(甘夫人繪像)不屈節、視死如歸”,如果曹操允許我的三件事,我可以投降。三件事是:1.降漢不降曹,2.曹操按照漢皇叔的俸祿來養瞻、禮待二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