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與查賬征收的區別核定征收,簡單地說是一種征收方式。“查賬征收”和今天的主角“核定征收”,21年1月1日起,一般納稅人不許核定征收,一律實行查賬征收;2021年1月1日起新設立登記的企業(包括小規模納稅人),不得核定征收,一律實行查賬征收;之前實行核定征收的,2021年仍達不到查賬征收的,給一年過渡期,2022年全部改為查賬征收。
1、企業選擇查賬征收好,還是核定征收好?
為了更直觀的看出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有什么區別。Carl給大家制作了一個簡單的表格,大家可以先大致了解一下框架。下文我會和大家詳細的說明,我相信,干企業或者做財務相關工作的人,多少都聽過“核定征收”這個詞。到網上隨便一搜“核定征收”,會看到大片廣告:他們聲稱“稅負率僅0.5%-2.1%”,甚至:仿佛“核定征收”就是包治百病的萬能靈藥,
但顯然,不管是在武俠小說里,還是在稅務界,“包治百病”都只會是江湖騙子的話術。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各地不斷有消息傳出,說“核定征收”要被取消了,用了這貼“神藥”的人,恐怕已經開始恐慌了,當初“賣藥”的,則一邊在安撫主顧,一邊想著法賣下一副藥方。我又是看了一出大戲,算是看開心了,戲看完了,來跟大伙正經說一下“核定征收”是怎么回事,這次的取消又是怎么一回事。
1、核定征收與查賬征收的區別核定征收,簡單地說是一種征收方式,也就是稅務局計算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算法。對于長期、經常要納稅的企業、單位,稅務局都會要求辦理稅務登記證,辦證之后,稅局會根據經營狀況、財務情況,規定和納稅單位相關的稅種、稅目,和征收方式。稅種、稅目好理解,征收方式怎么定?征收方式分兩種,
“查賬征收”和今天的主角“核定征收”。查賬征收,不是說稅務局有事沒事就會去納稅人那里查,而是要求納稅人得有本賬,而且要符合財政、稅務部門要求的會計制度,有了賬本,執行查賬征收的納稅人每次在規定的期限里,就要根據財務報表,用申報表向稅務機關申報銷售額、營業額、所得額、成本、增值額等等,然后計算出想要稅種稅目、應納稅款。
查賬征收,是以賬本最為依據計算稅款的方式,與之相對的核定征收,就是稅務機關根據行業、納稅單位規模、地點等等因素,直接估算出一個收入額度和稅款,替納稅人定期申報,并且要求納稅人按“核定”出的稅款按期繳納。2、核定征收的適用狀況不難想到,兩種主要的征收方式的區分,在于納稅單位財務制度完善程度,賬簿、憑證、財務核算困難的單位,比如小規模納稅人、個體工商戶一類,經常會選擇核定征收。
比如我在學校門口擺個攤賣炸串,每天都是支付寶、微信收錢,讓我拿出一個發票齊全、數據準確,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的賬本恐怕有點難,那么我就適合采取核定征收,而一般納稅人、企業絕大多數是查賬征收。但這里有個點我要強調一下:小規模納稅人里也有相當多的單位實行查賬征收的;而企業也有部分被要求核定征收,征收方式并不是企業性質、規模直接決定的,而是財務制度健全與否決定的。
從《稅收征管法》里我們就能看出來:“有權”這兩個字,很說明問題,比如某個企業,雖然有賬本,但是賬本非常粗糙,發票整理破綻百出,核算數據一塌糊涂,根本達不到稅務和財政要求的標準。那么稅務機關就可以對其進行核定征收,所以核定征收除了“幫助”沒有能力建賬的單位納稅,本質上,其實是一種懲罰性措施!用來針對建賬不規范、賬目不能反映真實收入的企業,用來強制性征收。
那這樣一種帶有懲罰色彩的、強制性征收手段,和打“避稅”的擦邊球又有什么關系?1、核定征收確實能省錢我相信,早個幾年,哪怕不明就里聽信廣告、真的用了那些“擦邊球”稅籌方案的企業老板,多多少少確實得到了“節稅”的效果,但真有這種好事嗎?我前面說了,核定征收的初衷,是作為一種懲罰性征收方式,約束、規范部分企業的稅收的。
對于某些單位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某個物流公司銷售額500萬,假設極端情況,這家企業的成本(工資、采購、租金)一分錢都沒要到發票,那賬面上等于500萬全是利潤,全是應納稅所得額,要去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按25%企業所得稅稅率、13%增值稅稅率算,要交190萬的稅,但如果這家企業執行的是核定征收,交通運輸業的行業核定利潤率是5%-20%,稅局采用10%的利潤率的話,核定的利潤就變成了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