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過早是開啟美好一天的必備。此前曾經(jīng)去過幾次武漢,待的時間都不長,有一次還是夏天去的,熱的夠嗆,夏天去到武漢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悶”、“熱”,有種在蒸籠里面的錯覺,恨不得整天待在空調(diào)房間里不出門,武漢生活怎么吃三餐,先重點說說過,早反正我是有這樣的經(jīng)驗。
1、在武漢生活的人,一日三餐是怎么吃的?
武漢生活怎么吃三餐,先重點說說過,早反正我是有這樣的經(jīng)驗:朋友過來玩,早上安排過早,隨便找條街,到處都是過早的,你會發(fā)現(xiàn)肚子根本不夠用,只恨分食的人不夠。在武漢過早,要想一個月不重樣,真不是夸張,完全辦得到,/熱干面/在外人眼里,武漢就是熱干面,熱干面就是武漢。卻不知道熱干面除了芝麻醬飄香誘人,拌面也是十分講究,湯汁和著醬均勻裹滿堿水面,在醬汁凝固前嗦進嘴里,就是恰到好處的風(fēng)味,
2、武漢人怎么過早?
武漢的過早一個月不重樣?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別老說熱干面熱干面,我們可以熱干面熱干細(xì)粉熱干寬粉熱干所有,別老說牛肉面牛肉面,我們有細(xì)面手工粉圓粉寬粉通心粉苕粉粉絲。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們邊走路邊過早,飛起來的521不行,騎電瓶車不行,下雨天更不行。如果快遲到了,就邊跑邊吃,有位同學(xué)說他高中3年就沒在桌子上吃過早飯,這就是很正宗的武漢伢了。
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武漢人也不能不過早,武漢人對過早的癡迷已經(jīng)到了世界頂峰,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先吃碗熱干面吧!邊走邊吃也是有原因的邊走邊吃,可以讓熱干面不han,也可以讓原本很ta的面條在空氣中自然遇冷。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不會著急上火,你說是不是辣個事?在武漢,過早是開啟美好一天的必備。這些大大小小的攤子藏在每條路的街頭巷尾,
3、如何在武漢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
在武漢,有一種炫富,叫做過早。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干面,談炎記的水餃,田恒啟的糊湯米粉,厚生里的什錦豆腐腦,德華樓的年糕,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里的油香,嚴(yán)老幺的重油燒梅無論是老字號店鋪還是家門口的早點攤,都能呈上一份夠味的美食,1、熱干面是武漢最具代表性的早點,它不僅是武漢人的心頭好,更是來武漢必吃的特色之一。
武漢好吃的熱干面館也數(shù)不勝數(shù)——(以下推薦來自網(wǎng)絡(luò),本人尚未驗證)拍碗熱干面:白鷺街9號(楚河漢街地鐵A出口)天天紅油趙師傅熱干面:糧道街139號羅氏熱干牛肉面:玫瑰街279號雙艷牛肉熱干面:漢口臺北一路環(huán)亞藝樹家小區(qū)旁三環(huán)熱干面:八一路483號武大三環(huán)公寓(法盟對面)長子熱干面:漢口車站路49號(近中山大道)石記熱干面:戶部巷28號龐記熱干面:一元路漢景村1號(近坤厚里十六中)2、在武漢,牛肉粉和熱干面絕對是一對相愛想殺的好伙伴,
為了早餐吃牛肉粉還是熱干面,武漢人可以battle三天三夜...花子牛肉粉:西馬路車站旁巷子內(nèi)聯(lián)合村牛婆婆香辣牛肉粉:育欣路179號金焱牛肉粉大王:漢口萬松園小區(qū)雪松路30號駿駿牛肉粉:中山大道16號(電車硚口站旁)龔太婆牛肉粉:武昌民主路何家垅一品紅牛肉面館:漢口一元路(近市十六中)鹿鳴春牛肉面:青山新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站附近3、豆皮。
鮮魚糊湯粉泡油條被譽為\
連毛主席都贊不絕口的三鮮豆皮,也是武漢人過早的鐘愛食品之一,王師傅豆皮館:高雄路與臺北一路交叉口老通城豆皮:交易街中信銀行旁周記熱干面豆皮大王:麒麟路與桃花街交叉口老武鍋豆皮:靜安路鐵路局對面阿斌三鮮豆皮:水陸街(水陸街與復(fù)興路交叉口)曾記豆皮大王:漢陽大道五里新村漢陽醫(yī)院巷子口味美香豆皮:廣八路輕音社旁4、糊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