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河南經濟中心是否東移,個人覺得有待商榷,但是鄭州經濟中心東移卻是事實,個人覺得鄭州經濟代表不了河南經濟。從經濟發展規模來看,鄭州最能代表河南的經濟,河南現已居全國省份GDP排名第五,經濟的綜合實力已經不弱,而省會鄭州更是占據了河南GDP的20%,GDP總量遠超其它地市。
1、開封經濟發展怎么樣?
謝謝邀請,開封在四大京都中經濟最落后的一個,建國以來開封工業發展也有輝煌時期,五六十年代空分廠,化肥廠,儀表廠,拖電廠,機戒廠,汽車發動機廠等等都是在國內享有聲譽工廠。隨著改革開放開封相國寺小商品批發市場,也是早期全國著名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相繼有無線電一廠的電視機,機戒廠的全自動洗衣機,冰箱廠的金牛冰箱等等一批新型家用電器生產廠家。
開封人有經營意識,大家也想把自己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好,古城留給我們舊的觀念限制我們的思想和經濟發展。當年石油管道局準備落戶開封,住在汴京飯店臨時辦公,種種原因不能及時安排,無奈之下只有定居中牟,自由路臥龍街改造項目當年政府撥款,改造了一半就因為種種原因被叫停了,還有等等吧,開封地處中原八朝古都,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集中在中原大地,五千年的沉淀也集中在開封,開封是有各種文化底蘊很深的城市。
2、河南周口市是一個怎樣的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怎么樣?
感謝邀請,周口是河南典型的農業大市,經濟并不發達,我在周口工作已經大半年了,對周口的感觸也非常多,周口在經濟總量上已經排在了河南省第五位,但根據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人均收入排在全省倒數第一位,周口每年向外流出兩百多萬人就是最好的解釋。周口在2018年的三產比重是16.7:45.1:38.2,農業比重顯然過高,
我因為工作關系去過周口五六十鄉鎮、農村地區,平時年輕人很少,在農忙時節也是老弱婦孺在地里忙碌,在周口種植農副產品的非常多,像西瓜、辣椒、大豆、大蒜、蘋果、柿子等等,在豐收的季節周口農村也是經常堵車。周口的交通不方便是制約周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至今雖然高速縱橫,但僅有一條漯阜鐵路過境,高鐵還未通,機場還未建成,
本地企業也不多,就業機會少、工資水平低,遠遠無法滿足當人的要求。但周口如今也在依托未來的高鐵加快建設東區、招商引資,也提出了“大干快上三五載,請君再看周口城”的口號,所以我認為周口是一個被交通耽誤的城市,在引進企業上也是一大難關和突破點,未來我也看好周口的發展,希望更多的企業能來周口投資建設。我是海域藍豚,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3、河南在宋代經歷了什么,導致河南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不保?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宋朝河南那些事兒。(約5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在宋代可謂是京畿重地,趙匡胤黃袍加身后,就將此地定為大宋之國都。自隋至唐使用的大運河,依然在發揮作用,不過這時候的開封已經是大運河的中心了。汴河像一條吸管,從東南方將糧食、絲綢等運往大宋的都城,這時候的河南,雖然和以往的歷史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依靠京畿之地的政策優勢,比以前都發展的好。
但是北方的發展速度,已經慢慢落后于南方了,經過唐中葉的安史之亂,北方的大批人口南遷。隨著人口而南下的,是北方的先進技術,南方此時的氣候,正好適宜稻做農業的種植。江南種稻圖南方逐漸成為人口和經濟的重心,漢唐宋時期南北人口比例此時民間便逐漸有一個諺語流傳——蘇湖熟,天下足。南方慢慢已經成為國家的經濟重心了,南北之水運,變得越來越重要,
開封就是依賴這條運河而繁榮。總體上講,北宋時期的河南,京畿之地,國家不會不重視,水利各方面也是不斷修護,但是南方這個新興的農業經濟區就是發展的比北方旱作農業快,相對來說,北方就是落后了,直到靖康之亂,北方再遭兵燹,北人更多的南渡,北方徹底失去了和南方比拼的經濟基礎,這種南北失衡,一直持續到今天,北人南渡示意圖兩分鐘走進歷史現場,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