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戰友,還是希望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那種沒有功利的純潔的、互幫互助的戰友情誼,豐富戰友二字的真實內涵。戰友在一起聚會,不再是話當年,敘舊事,交流感情,暢想未來,從那時起再也沒有一次聚會,策劃了幾次聚會計劃,終因種種原因而流產,在2009年我們全連在一個戰友比較多的家鄉組織了一次聚會,聚會比較成功,也相對和諧,包括連隊的領導基本上都參加了。
1、戰友組織聚會,你會去參加嗎?
我是85年11月入伍,86年的兵。我當這個兵比較特殊,入伍一個月就趕上輪戰,在86年1月到的云南文山臨戰訓練,畢竟大家都是剛到部隊的新兵,所以比較陌生,臨戰四個月后就換防到一線陣地,就這樣,我們總共在云南前線呆了一年半多的時間又換防到寧夏吳忠,這時候我已經是連隊文書。回到新營房后,通過一年多的輪戰大家全部熟悉和親切(因為在陣地是各班分散執行任務)又在寧夏吳忠呆了一年多,這時候戰友的關系已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了,能說的在一起,不能說的找自己的圈子,我是文書,也不和誰走的近,所以把戰友們看的比較透徹,
在2009年我們全連在一個戰友比較多的家鄉組織了一次聚會,聚會比較成功,也相對和諧,包括連隊的領導基本上都參加了。當時大家的熱情比較高漲,相互交流各自退伍后的家庭工作孩子等等,但是就是這一次聚會將戰友一下子劃分了三六九等,最后各自尋找自己可以利用的關系戰友,家庭條件不好的,一般的,內心自卑的,春風得意的,時來運轉的分的一清二楚。
從那時起再也沒有一次聚會,策劃了幾次聚會計劃,終因種種原因而流產,所以到現在都是幾個相近的戰友平時沒事的時候坐坐。戰友戰友親如兄弟,已經成為過去時,在經濟社會的大潮中已經變得紅塵滾滾,還是上面一個連長說的那樣,相見不如懷念只能在自己的內心里祝愿每個戰友身體健康,本來要發個戰友的合影照,考慮了許多,還是不發為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2、如何看待戰友聚會?
我們分別38年后的戰友聚會,十八歲當兵到部隊,同吃一鍋飯,同訓練,同學習,濃濃的戰友情,親如兄弟。見到了新兵班長,百感交集,淚如泉涌,忘不了他對我的關心與嚴厲,使我在未來的軍旅生涯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退休,忘不了連長、指導員、排長對我這個農村青年的偏愛,入黨、入學、提干,一路綠燈,沒有去走半點關系,那時候部隊的風氣真正。
3、戰友要來本市與他同年兵的戰友聚會,但沒有通知我,要去參加嗎?
不是去不去的問題,如果本市的戰友沒有通知你,你壓根兒就不能去,東北社會上流行的“四大鐵”,抗過槍的位列第一,抗過槍的就是當兵的人。然而,就當今社會人的思想體系早已多元化,無私、向善等早已被自私、善變所污染,“血濃于水”以命換命的戰友感情也早已淡漠,戰友在一起聚會,不再是話當年,敘舊事,交流感情,暢想未來。
更多的是比工作、比收入、比房子、比妻子、比孩子、比圈子等,闖好的夸夸其談、高高在上,落魄的自慚形穢、畏首畏尾,這樣的聚會還有啥意義嗎?這樣的情形雖說是少數,但打擊面很大、傷害很深,如是有些人不再相見,也絕無任何遺憾!既然是戰友,還是希望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那種沒有功利的純潔的、互幫互助的戰友情誼,豐富戰友二字的真實內涵,
4、同學聚會,戰友聚會,這群那群為何現在冷下來了?
1、社會在變,人際關系也在變。2、關系,曾經是中國特別重要的紐帶,不管是親戚、朋友、同學,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關系正在瓦解。3、以前各種群,感情至上,現在人與人之間,利益大于一切,4、人和人只要是貧富差距有了,矛盾自然就有了,不管是同學、戰友、親戚,不管當年有多么好。5、以前社會分工不細,很多事情需要通力合作、互相幫忙才行,現在只要有錢,自己也可以活的很舒服,所以就不需要這么多群體關系了,
6、以前,沒有互聯網,消息靠口口相傳,所以,認識的人多,就是優勢,現在不同了,互聯網里什么都有。7、以前,人多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打架、沖突時有發生,現在不同了,法律健全,攝像頭到處都是,沒人輕易打架了,8、以前的人,空閑的時間比較多,壓力也沒這么大,娛樂選擇也沒有,有時間就聚在一起聊天、吃飯,現在不一樣,人都太忙,沒時間和精力維持穩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