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是廣東省的三大樂種之一。這些出版物對廣東漢樂的傳承起到很大作用,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為大眾化的演奏形式,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與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經歷代演變發展而成,現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1、為什么叫廣西,叫廣南不好么?
簡單來說,廣西是簡稱,全稱就是廣南西!要說廣西的行政建制,那就不得不提到廣東,這兩個省份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在她們中間的就是“廣”。“廣”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設立的廣信縣,當時西漢剛剛消滅南越國,漢武帝取“除開月底,宜廣布恩信”,在南越國舊地的中心設立了廣信縣,大概在今天兩廣之間,兩廣同處于五嶺以南,常被稱為嶺南,而依據山川河流劃分行政區是我國的一貫策略,五嶺以南天然具備一個大行政區的特性,既與外部相隔,又有內部相合,所以在東漢設立州的時候,嶺南地區整個設立交州。
到了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州的數量越來越多,交州也分出了許多州,其中就有廣州,最初的廣州轄區很大,連海南島都能管管,也包括廣信縣,這是她得名的原因,現在廣州已經收窄為一個城市之名,其實早在唐朝,廣州的轄區就大不如前了,當時由于州的數量實在太多,功能基本跟漢朝的郡一樣,所以唐朝設置了道作為州之上的一級行政區,根據山川地勢,兩廣屬嶺南道。
嶺南道很大,包括今天的福建兩廣海南云南東部和越南北部,所以在唐朝就有將其一分為二的趨勢,唐朝曾設立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不過沒有明確分離,五代十國時期,嶺南道大部成為十國之一的南漢領土,今越南北部則獨立出去。北宋滅南漢后,改嶺南道為嶺南路,隨后又改為廣南路,繼而以“廣”為界一分為二,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兩廣正式分離,
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四個字,太復雜了,宋朝還只是民間簡稱,到元朝簡單粗暴,直接官方簡稱為廣東廣西。元朝初年,行省制度草創,并不完善,很有一番打破原有規劃的勢頭,廣南西路就被劃入湖廣行省,廣南東路則屬江西行省,到了元末發現這些行省實在太大,就進行了調整,明朝初年全盤繼承行省制,只是繼續進行劃分,廣東和廣西各自建立行省。
廣東漢樂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南遷時帶來的中原古樂,在與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相融合的基礎上,經歷代演變發展而成,現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2、廣東人的地方曲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