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經濟能否進入湖北前五還有待時間的見證,但十堰的發展還是充滿朝氣活力,蒸蒸向上,從近幾年的發展及未來的規劃可以看出。首先湖北是經濟大省,三大產業發展全面,地區發展均衡,是內陸唯一一個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和進入全球中等發達地區的省份。
1、作為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隨州的經濟發展怎么樣?
隨州作為地級市。人口基數小,地域面積小。重點企業少,基本上沒有什么國企,大企業。隨州全靠目前的幾個企業,而且都是私企為主,所以不要埋怨自己。也不要跟其他的兄弟城市相比,埋頭苦干。自強自立,搞好城市建設。搞好招商引資,解決老城區的臟亂差問題。老城區拖了城市發展的后腿,只有整個城市的綜合發展。改變隨州的面貌,
2、湖北咸寧市經濟發展潛力如何?
六零年外出讀書老大回,近六十年家鄉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真是發生了天翻地復慨而慷的變化,近幾年回咸寧如不是家人開車引領,不管在市區近郊發展之快成就之大我真的找不到東南西北,西河橋外母校咸寧一中變成了湖北科技學院,少小念咸中的老城區與溫泉聯成片,記得比91年咸寧在北京招商時在人民大會堂云南廳介召的要大得多得多,城市綠化及硬件建設均比我走過的開封,大同,長治這些老城古城美得多,我天天看咸寧新聞,正能量的人把發展咸寧的優勢說得很全很具體,因地制宜,因勢制策,抓住機迂,科學規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不是有大工業就好,要因需,爛引進反而會抵消咸寧既有優勢,丁書記說得好,咸寧能否站在湖北經濟之林前面,全靠全市250多萬人的群心協力,不能寄希望于武漢江夏,現代是論科技,開發區,經濟帶,至于工業,近看武鋼寶鋼合并,大冶黃石工業近況,首鋼外遷,山西煤炭,工業一片整改換型,再看北京赤莊經濟開發區帶來北京市經濟增漲,我先后就職過太原北京的國企和央企,的確它們曾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過輝煌,現如今也正在整改,我想加快加深規劃好咸寧經濟開發區建設,作好招商引資,引進當前潮流的高科技,咸寧市的明天在市府的正確引領下一定會比今天建設得更美麗更輝煌。
3、湖北應該把黃石作為省內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嗎?你怎么看?
黃石的市政建設趕不上武漢任何一個區,非常的悲哀,黃石沒有輕軌,沒有高架橋,沒有地鐵,市政建設一直在低端徘徊。第一,沿江大道建設流產導致市內循環失敗,沿江大道建設本來是兩橋大格局的規劃,但與山南大冶湖的建設爭搶資金和資源,至今沒有落實。第二,城區老鐵路割裂西塞山的發展,使運輸,物流無法形成連片經濟,陳家灣,王家灣商業倒退十年,一個大型酒店都沒有。
直接也影響了下陸,鐵山的城區規劃,老工業基地申遺與城區新型立體交通發展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盡早廢掉落后的鐵路,讓黃石卸下包袱。第三,陳家灣立交橋的失敗,讓西塞山交通繼續落后,五年內必須改造或重建。第四,花湖,楊葉占用黃石經濟總量的十分之一,要么以后棚戶區改造直接山南異地安置,不準黃石人拿錢去鄂州買房;或者加快花湖并入黃石,爭取將順豐機場項目也并入黃石配套建設,
4、湖北的經濟在全國屬于什么水平?
湖北經濟在全國就是一座非常強的省份,而且綜合實力非常強,基本沒有發展短板。在國內,和江蘇浙江一道處于發展水平處于第一方陣!除了江蘇,基本沒有省綜合發展水平比得上湖北,所謂比較強的省份,要綜合來看,看的是綜合實力,要看發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而不是像有的省一樣,三角洲地區經濟可以很發達,但是廣大的東西北地區都是不如國家級貧困縣;有的省經濟確實比較發達,可是經濟文化教育發展一塌糊涂,
湖北是一座比較強的省份,在全國來看基本只有江蘇的發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能夠和湖北相比。不過,江蘇作為上海管轄下的華東二線省份,沒有湖北作為中南區的中心省的地位,地位就比湖北矮了一截,湖北是一個幾乎沒有短板的省,雖說有些方面不頂尖,但是起碼沒有凹陷,首先湖北是經濟大省,三大產業發展全面,地區發展均衡,是內陸唯一一個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和進入全球中等發達地區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