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個意思在廣東民間的表述是“冬至大過年”,在很多農村地區以前都這樣意思說冬至這個節日比春節過年還重大,更重要。在古代每到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是要買肉來吃的,可見古人對冬至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僅次于年節,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時候,在冬至這天還有祭祖的傳統,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陽氣回升有一元復始之意,意即有恢復祖先榮耀、祈望祖先護佑子孫的寓意。
廣東人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冬至大過年。為什么廣東人那么重視冬至這個節日,為什么說冬至比過年還要大呢?據說是因為在農耕時代,廣東的氣候原因,造成農村百姓過春節的時候是耕種的季節,每到春節都要下田干活,但是冬至恰恰相反,冬至那天,是不用下田的,所以這就有了冬大過年的說法,在古代每到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是要買肉來吃的,可見古人對冬至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僅次于年節。
2、昨天冬至大家是怎么過的?
昨天冬至是我很不開心和難過的日子,我是北方人北方人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因為我的妻子三年前去世了,現在我一個人生活。昨天我應邀到一位好朋友家吃飯,朋友家包了餃子,我有一個怪病就是:不能吃熟蔥一吃就吐,其實這位朋友也是知道我的這個習慣,但是他們在包餃子時完全用大蔥拌餡。我對此又不能說出來,吃餃子時我一個也不能吃,只吃了桌子上的一塊面包,
3、為什么在廣東有“冬至比春節還重要”的說法呢?
類似這個意思在廣東民間的表述是“冬至大過年”,在很多農村地區以前都這樣說,意思說冬至這個節日比春節過年還重大,更重要。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類似現在的網上蹭流量的一個表述,是典型的過去舊年代產生的類似如今網上標題黨手法蹭出的一個說法,在我知了哥生活的廣東粵西,還有另一近似的說法:“年例大過年”。意思說年例比春節過年還重要,
年例在粵西是很多鄉村在新年過后的一個本村的歡慶日子,各村與各村的年例日期往往不同,從開年一直到上半年均有,下半年有些村還有另一個年例,叫“翻秋年例”,一直到年底都有。年例很熱鬧,全村各家各戶大擺宴席,劏雞劏鴨大魚大肉各種海鮮和山珍等佳肴應有盡有,還做大量的籺等傳統吃,廣邀親朋戚友和各方客人前來歡聚,村里往往搭戲臺請戲班和歌舞團前來,客人吃完了還各人分有手信帶走,連續幾天表演和唱戲,還有游神、擺盅、燒煙花爆竹,
基本上本村在外的所有人到做年例這天,都會回家團聚。美食和歡慶方式與過年無異,從眾多外地賓客齊聚本村這個本村人看事件的角度來說,“年例大過年”,有一定道理,因為過年是各家過各家的,做年例是很多家人來一家過。但從外地人角度來說,怎么都是客,很多人認為這天不是他們的節日,這個節大可能很大。回到冬至這個節日的話題,做冬日是農村還比較守傳統的人過的節日,怎么隆重都是做一天最多三頓豐盛大餐,大餐也可以有過春節那么隆重,家人也可以回來歡聚,也是各家慶各家的,但年輕人基本已不很重視這節日,且又不是國家法定節日,社會上不可能出現像“春運高峰期”那種大規模流動的擁擠客流,在面上的慶祝熱情投入來說,甚至比不上粵西農村很多地方盛行的年例,
4、冬至節怎么過?
“冬至”這個節氣在古代是一個大的節氣,也被稱作為“小年”,也是全年夜晚最長時間的一天。從冬至開始陽氣逐漸回升,陰氣逐漸下降;道家練氣者在冬至節的子時必須打滿座;也即是盤坐要達到一個時辰,所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時候,在冬至這天還有祭祖的傳統,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陽氣回升有一元復始之意,意即有恢復祖先榮耀、祈望祖先護佑子孫的寓意。
“冬至”也是即將到來的春節前最鄰近的一個節日,飄泊在外的人都要回歸故鄉!叫“年終歸宿”,而各地習俗不同,祭祀的形式也就各異,南方北方都有各自的風俗,南方人都在這一天吃糯米做的“冬至團”,也叫“冬至丸”,北方有吃水餃的習俗,相傳這一天也是道家練氣成丹的日子,是道家一個最重要的日子!所以這一天的道家也是有很多重要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