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有的,商家會賣的。我的家鄉,除了這個特別的紅糖粽子外,還有一種叫桂花蜂蜜粽子,把蜂蜜和成稠的蜂蜜水,里面加上桂花,淋在粽子上面,香味濃郁,整條街都是香香的粽子味兒,關于粽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紀念屈原的,但是背后的細節,網上寫的故事是這樣的。
1、內江最好吃的抄手在哪里?
美食坐家作為地地道道的四川內江人,從小到大都喜歡吃家鄉的又麻又辣的紅油抄手。我們大內江,最好吃的抄手就在上南街紅油抄手斜對面的老麻抄手,是原內江第一家老麻抄手,現在叫麻又爽抄手,麻又爽抄手是地道的大內江抄手,是最好吃的抄手,所有的佐料都均勻地裹在抄手皮上,一口一個,又香又麻又辣又熱呼,舌頭完全被咸香麻辣包裹,刺激又滿足。
抄手肉餡用精五花肉加老姜和蔥細剁后要摔打攪拌恢復其彈性,再逐次加水,同樣向一個方向攪拌至水被肉全部吸收,到肉餡色澤變得鮮亮,顯得光潤瑩瑩方可開始調味,煮熟后那是嫩而彈牙,嫩香十足。抄手湯底,是用豆豉自制的醬油、花椒面、花椒油、香蔥、韭黃、雞粉、辣椒油等調出的,味兒會讓人驚艷:咸鮮麻辣,必須整個抄手一起放進嘴里,惑于肉裹著油辣椒的刺激和椒油的酥麻,醉于面皮被一口咬破時浸潤在唇舌間的難以形容的仿佛爆竹在空氣中炸裂的"bong"(4聲)的激躍,你會覺得味蕾上的每一根神經都在伸展著軀體,扭動著腰枝,你甚至會覺得它們正在跳舞,并且在鼓動著你一起起舞,
麻又爽抄手煮抄手也是技術活。水開后,抄手下鍋,一碗12個到14個足矣,輕輕晃動煮鍋,以免粘鍋,先開蓋煮,因為開蓋煮皮,皮熟同時肉餡也半熟,這時水開為一滾;一滾后加入一湯勺冷水,稱為點水,可以使皮收緊,口感彈滑;點水后加蓋煮,因為加蓋煮心,相當于把肉餡燜熟,保證其鮮嫩;水開后即揭蓋,這時抄手就如水上鴛鴦一般成行成對兒地浮在鍋中,再加一湯勺冷水,讓它們在滾水中打個激凌,不用蓋蓋,水開起鍋,
2、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哪里的粽子最好吃?
作為北方人,我喜歡吃甜粽子。今年我包了紅豆,紫薯,蜜棗,紅糖四種餡的粽子,2020年6月25日是端午節,每年的這時候我都會包粽子,不為別的,就為給家人和孩子過節的氣氛。因為端午節為我國四大節日之一,作為中國人,這些傳統節日不可草草而過,我們要把這個節日傳承下去,端午節一年一度,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會吃粽子,戴香囊,掛艾草,綁彩色絲帶。
不知道你的家鄉是什么樣的習俗呢?每每到了端午節,大家就會提著粽子送親戚,一般是舅舅給外甥送,這些粽子并不是自己包的,都是在外面買的。因為我們家鄉地處北方,也沒有粽葉,所以原材料都沒有,也不會去包粽子了,以前的交通不好,也沒有網購,所以大家就沒人包粽子,也就這樣一代代傳下來了,基本沒人會包粽子。但是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有的,商家會賣的,
關于粽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紀念屈原的,但是背后的細節,網上寫的故事是這樣的:相傳,楚國詩人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言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我是北方人到南方生活了很多年,所以也學習起了包粽子,這里包粽子的材料很容易購買,所以年年都會包一點。既讓孩子體驗了傳統節日的氛圍,也讓孩子收獲了包粽子的經驗,相信將來等他長大了,他也會給他的孩子這樣過這個節日,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至于粽子包什么餡,南北方也是有差異的,北方人一般甜粽子吃得多一些,南方人肉粽,咸味粽子吃的多一些,這樣看起來也很奇怪哦,南方人日常飲食清淡,北方人日常飲食口味偏重,但是在粽子這件事上,好像顛倒過來了,這也許就是粽子的不同之處吧。今年我包了紅豆粽子,紫薯粽子,蜜棗粽子,另外還有紅糖粽子,紅糖粽子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粽子,白的糯米里裹著紅紅的紅糖,煮好以后,一口咬下去,糖汁外流,太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