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大和清華在河南的錄取人數有123人,其中北大88人,清華35人,位列全國第7。河南考生想考進清華、北大比其他省份難度更大,18年,離校一年多的顏寧回到清華做了場演講,她說,河南省的好學校卻并不多,僅有一所211大學,重點大學也不多,同時河南也是我國高考人數最多的省份,高考競爭異常的慘烈。
1、河南高考多少份能上北大?
今年北大和清華在河南的錄取人數有123人,其中北大88人,清華35人,位列全國第7。同時河南也是我國高考人數最多的省份,高考競爭異常的慘烈,小編了解到今年河南高考上北大清華最低的分數理科大概在680分左右,文科645分左右。眾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國的高考大省,每年高考人數是其他很多省份的幾倍之多,然而,河南省的好學校卻并不多,僅有一所211大學,重點大學也不多。
俗話說,僧多粥少,每年高考競爭是相當激烈的,于是很多考生想報外省學校,但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河南高考多少分進清華?我們來看看河南省近幾年的高考人數,2014年高考人數為72.4萬,2015年高考人數為77.2萬,2016年高考人數為82萬,2017年高考人數為86.3萬,2018年高考人數為98.3萬,2019年高考人數直接突破100萬,
以2018年河南省高考為例,高考人數98.3萬,其中,全國統考人數77.94萬人,對口升學9.45萬人,專升本人數10.99萬人,占全國參加高考人數的10%之多。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頂尖級別的院校在全國各省招生人數都是有計劃的,并非省內高考人數多,就計劃招生多,因此,河南考生想考進清華、北大比其他省份難度更大。
一般來說,高校錄取學生的方式分為高考、自主招生、保送、提前錄取、專項計劃等,不過絕大多數名額還是通過高考方式錄取的,據了解,清華大學2018年在河南地區通過高考方式錄取的本科一批招生批次計劃招收61人,其中,理科錄取分數線為688分,錄取了59人,實際投檔63人;文科錄取分數線為670分,錄取了2人,實際投檔2人。
2、14歲以750分考上清華大學,河南“神童”何碧玉,現今怎樣了?
不經意間,神童何碧玉離開中國已經十五年了,稱她為神童絕不為過。11歲的何碧玉用了4年時間學完了常人9年的學習課程,三年后,她又以900分的驚人成績成為了河南省的理科狀元并被清華大學錄取,而進入清華之后,還未成年的她依舊發揮著她作為天才的才華與天賦。2004年,何碧玉以優異成績順利畢業,并立即被美國華盛頓大學錄取,
當然之后的故事同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很多中國留學生的故事一樣,優秀努力的小姑娘拿到了博士學位,并且接受了來自世界頂尖名校紐約大學拋出來的橄欖枝,最關鍵的是,她留在了美國。回頭cue一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數據:我國80后留學生回流率高達八成,獲得博士學位、又有相應研究或工作經歷的高層次人才只有11%,在這里我們很容易得出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中國出國留學人才的回流率雖高,但是高層次人才似乎更喜歡大洋彼岸或其彼岸的教室和實驗室。
2019年4月30日,顏寧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而這距離她離開清華,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不到兩年,顏寧在離開時曾衷心的對清華大學表示感謝,并且表示:“換一種環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這個突破也幾乎是中國很多高層次留學生回流的攔路虎——他們在已有的國內環境中難以找到突破的窗口,
我們愿意相信,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會讓這群優秀的中國留學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為國效力,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國外的學術環境與科研天花板就是很高,這是西方世界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堆積出的結果。就算對于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必須直面的差距,高層次的人才大都占據著行業發展的制高點,這在哪個國家都奉為圭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