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造成了八九十年代武漢為什么城市建設一度落后的原因----沒錢。、但是這不代表武漢就做的很好,比起真正一線城市,武漢還有差距,這不是武漢所想要的,歷史上的武漢一直很強,民國時期是和上海爭雄的大城市,武漢要的不是什么二線城市,甚至不是所謂的“新一線”城市,而是正經的成為一線城市。
1、如何看待武漢的城市建設?
武漢現在是還舊賬。實際上武漢遠不止今天這樣,實際上武漢城市建設一度落后的原因,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常年為上交財政比例過高的緣故,實際上早在八十年代,一般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留成比例為30%到50%,但是武漢,你們猜猜多少?16%-17%,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武漢地方財政收入都被中央拿走了。注意,這個分成比例是相對的,也是絕對的,80年代,武漢對中央財政貢獻僅次于上海,但是上海總量比武漢大太多了,也就是說武漢上繳比例上是遠高于上海的,
這也造成了八九十年代武漢為什么城市建設一度落后的原因----沒錢。當然,全國一盤棋,八九十年代為了盤活沿海城市,內地城市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其實今天武漢依然上繳不少,只不過今天不需要再如此了,武漢預留的多了一些了,2000年以后,武漢城市建設開始加速,于是地鐵什么的越來越多,尤其是2號線通車后,基本上保持每年就能通一條地鐵的地步,發展速度可謂神速,
武漢是中國少見的沒有短板的城市,論交通,處于南北中心,交通發達,論資源,北京貴為首都,但是缺水,武漢不缺水,論人才論產業,武漢大學生數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2所985,7所211,國家存儲器就在武漢,武漢是中國的芯片重鎮。、但是這不代表武漢就做的很好,比起真正一線城市,武漢還有差距,這不是武漢所想要的,歷史上的武漢一直很強,民國時期是和上海爭雄的大城市,武漢要的不是什么二線城市,甚至不是所謂的“新一線”城市,而是正經的成為一線城市,
2、武漢的經濟發展靠什么來支撐?
武漢不像其他的網紅城市。有國內名企和外資大牌企業,但是確有很多國內前三前五的企業,而且都是大體量功底扎實的企業,更為關鍵的是這些企業都能在武漢找到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舉個例子,烽火,大家可能面面相覷,啥,通訊行業只有華為中興,烽火是啥,但是烽火卻是通信行業的國家隊,在光纖通信和骨干網領域基本上是巨無霸的存在,烽火不是網紅但是確實能提供國家級別的通信全套解決方案。
一年也是幾百億級別的占通信市場四分之一份額的企業,再來一個,大橋局,很多人也是奇怪,啥大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基本上是這個藍色星球最強大的造橋企業,開玩笑說,地球上修橋,外國搞不定來找中國,中國搞不定的來找大橋局。沒事,只要錢到位,地球上就沒有我們架設不了的橋,武漢工業底蘊很強大,張之洞開武漢工業先河以來,武漢就是中國工業化的橋頭堡,雖然不像很多沿海轟轟烈烈,但是確實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3、建設長江新城,是武漢500年未有的大變局嗎?
2017年7月17日,長江新城選址浮出水面,規劃建設拉開歷史性大幕,諶家磯—武湖之間的區塊,將成為武漢吸引全世界人們紛至沓來的夢想實現之地、宏圖大展之地。諶家磯——武湖區塊從1月底提出構想,2月3月熱烈討論、反復調研論證,涌現九個備選方案,4月中旬初步確定選址,到7月正式發布,“長江新城”在萬眾矚目之中,蹄急步穩走來,
“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武漢為什么需要這樣一座新城,怎樣規劃和建設長江新城?長江日報記者為您呈現一篇“長江新城誕生記”。關鍵的時間節點——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城市亮點區塊,是全新的歷史使命,是時代的嶄新呼喚,注定深深撥動世人的心弦1月22日,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城市亮點區塊,是武漢提升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城市競爭力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