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是泛指意為最多,洛陽實為十三朝古都。洛陽位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唯一的正史13朝古都,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和興盛之地,建都朝代涵蓋了夏商周漢魏晉隋唐宋,是國內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建都史最長,發源文化最多的古都,古跡遺址星羅棋布,大遺址和考古大發現數量均位居中國第一,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僅次于北京,一座洛陽城,半部華夏史,因此,世界古都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洛陽,行洛陽,方知中國。
1、洛陽具體算是多少朝古都?
洛陽是九朝古都,從小就知道這件事。至于十三朝之說我不認可,因為按照西安的定都方法,洛陽可能不止十三,要知道西安還在長!九朝古都這個稱號的含金量遠高于西安的十三朝,這是乾隆御批的,那是陜西人自己吹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乾隆時期的史料比現在的史料更齊全,畢竟當時沒有大規模的外國入侵,歷史資料更完善,乾隆皇帝唯一稱贊過的古都洛陽,根本沒有提西安的事,西安人因此仇恨乾隆,好尷尬。
2、為什么洛陽有那么悠久的歷史,成為十三朝古都?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洛陽素以“九朝古都”聞名中外。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所謂“九朝”,一是指眾多的王朝,中國古代,“九”為最大、最多。結果讓一些沒文化的人真認為洛陽就九個九個王朝呢,歷史上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等13個正統王朝代在洛陽建都,所以稱13朝古都。
什么是正統王朝呢,正統王朝就是當代通常指作為一個朝代的統治政權被民眾及后世所認可的程度,包括正史的評價,一般僅限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的朝代。當前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的正統朝代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像唐時的武則天在神都洛陽稱武曌,都不能算作一個王朝,而有的地方為了增加古都次數,勉強湊數的也列了十三朝,舉例西安吧,它為了湊數寫為: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首先說一下,新算什么東西,王莽與武則天能比嗎?洛陽武則天的大周都不算正統王朝,你這來個王莽的新朝,西晉不是在洛陽嗎?愍帝逃到哪里臨時一住也算定都?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是什么事呀,五胡亂華呀,還真有人認他們胡人為主人,
3、為什么洛陽自詡十三朝古都,而官方認定只有九朝呢?
就知道有些某地的人不安分了,要來黑,來就來誰怕誰。1983年陜師大民間組織古都學會成立以前,古都只有四大,洛陽也還是九朝古都,西安也還是六朝古都,后來古都被封為八大,洛陽和西安朝代也都漲到了十三,那么到底虛胖了誰一目了然。問題是得了便宜不賣乖,反咬一口洛陽虛胖,殊不知1986年陜西旅游局的宣傳刊物封面就是,六朝古都西安。
4、洛陽是否被證明并承認為十三朝古都?分別是哪些朝代?
河南洛陽是十三朝古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提起河南洛陽,可謂無人不知,每年的4、5月都會有牡丹文化節,國內外的游客都會慕名而來。龍門石窟名都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建城最早,建都積年最長的城市,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都。
可謂是歷史氛圍強烈,為什么都喜歡在洛陽建都呢?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洛陽立于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首先,洛陽是天下之中、在中國的前半段,就是宋代以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在北方(雖然安史之亂以后經濟中心南移,但是起碼南移不久),洛陽作為北方中國的中心,當然應該當首都,其次,洛陽周圍的形勢非常好,左虎牢、右武關、北黃河、南北邙,這個算是山河四塞,易守難攻。
再次,洛陽位于交通樞紐,隋代建造的大運河就是繞洛陽的,河槽挽天下,控南北,比較適合當首都,白馬寺洛陽是中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洛陽市圍繞“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山水洛陽”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產品,截至2011年,洛陽有世界地質公園兩家: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5A級景區五家,即龍門石窟,龍潭峽、白云山,老君山和雞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