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戰役間隙很少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迅速,至此,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告一段落,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1953年7月,雙方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是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的總稱。
時間:1950年11月4日-1953年7月27日1950年11月4日,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發表聯合宣言,號召全國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支持抗美援朝戰爭。此后,抗美援朝的大規模宣傳教育運動迅速在全國展開,極大地增強了朝鮮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了中朝人民必勝、聯合國侵略者必將失敗的信念。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掀起了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由于軍事失敗和國內外壓力,美國政府不得不于1951年7月10日在開城與朝鮮開始停戰談判。1953年7月27日,交戰雙方簽署了停戰協議。
抗美援朝戰爭是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的總稱。這是1950年代初朝鮮人民支持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運動。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得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的合作。1953年7月,雙方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958年,所有志愿者撤回中國。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由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率領,渡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拉開序幕。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采取以運動戰為主,結合部分陣地戰和游擊戰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戰役。其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戰役間隙很少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迅速。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階段,從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在這一階段,中朝人民軍貫徹“堅持戰斗、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堅持不懈的積極防御作戰。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至此,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告一段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