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李商隱的字號是什么,,清人姬光璧有《玉溪生故居詩》序“玉溪,永樂水名,唐李商隱嘗隱居之,號玉溪生.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唐懷州河內(今沁陽)人,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李商隱的字號是什么,李商隱號玉溪生。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博愛),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3、李商隱號玉溪生。此號有何寓意?清人姬光璧有《玉溪生故居詩》序“玉溪,永樂水名,唐李商隱嘗隱居之,號玉溪生.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唐懷州河內(今沁陽)人。祖父遷居鄭州滎陽,商隱生于其父做獲嘉縣令任所,3歲隨父居浙江,度過6個春秋,10歲時,其父病故,隨母返回故鄉,自述當時境況為:“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依之親”。從叔李某,不從祿仕,商隱與弟此后數年由從叔“親授經典,教為文章”,15歲學仙玉陽,16歲著《才論》、《圣論》兩篇古文,頗有聲望。李商隱是晚唐時期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多反映現實生活,揭露封建統治者昏聵腐敗,勾心斗角,對研究晚唐社會歷史和詩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傳世名著有《樊南文集》、《玉溪生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