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如何振興,只憑嘴就能振興嗎。鄉村振興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原來的扶貧辦機構已調整為鄉村振興機構,“三農”將迎來變革“新時代”,作為全社會上下要一心一意,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真正振興,二,在我地鄉村振興,文明創建都是國家出錢,鄉村二級干部當主力軍,村民干事要花錢,沒有按排到事情干的村民有意見,干部手中沒資源什么事不好辦,在工作中干部干,村民看的新現象,應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這樣下去務必會影響鄉村振興的進程,更不利于村民集體主義思想傳承與壯大。
1、如何振興鄉村?
:首先,要發展、鞏固好縣域經濟。一個縣,必須要有有地方特色,適合本地發展的農產品深加工的龍頭企業,一方面可以解決部分就業,一方面帶動農村農產品特色種養業,農村只有種養業興旺了,靠種、養、加能掙到錢了,才能留住人,人氣旺了,醫療、教育、文化各方面才能繼續發展和壯大。否則,沒有產業年輕人都往外跑光了,沒有人則醫療、教育、文化各項事業就都痿縮了,造成惡性循環,最后落得個人去樓空,變成有地無人種,有屋無人住,萬物蕭條的景象,
其次,每縣要辦好一所農中,專門有針對性地培養農業技術人才。現在要建設的農村是現代化的農村,現在要發展的是現代化農業,農民只有掌握了各種技能,用科學武裝頭腦,才能因地制宜且運用高深科學技術創造更加高端的價值,帶來不斷增長的生產效益,從而培養出新一代愛農業、想農業、樂于把一生奉獻給農業的新型農民。第三,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對每一個項目必須落到實處,而且要在當地農業網站上進行公開,經得起檢驗和便于監督,并有始有終地進行服務,讓項目落地生根,而不是耍花架子,打太極權,讓國家的資金落入騙子的荷包,
2、鄉村振興靠人才,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如何才能振興鄉村?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依據我國農村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富裕農民,實現社會全面小康而實施的一項農村發展的偉大戰略。該戰略的實施是要實現農村產業興旺,治理有效,鄉風文明,農民富裕之目標,該戰略如何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參與和推進鄉村振興,我談幾點拙見與老師和粉友一起共商。農村農業的現狀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安徽省小崗村經驗的推動下,全國農村絕大多數村莊實行了包產到戶,歷經多次改革演變成現在的土地承包經營制,
本世紀初由于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農民工新型產業大軍,農民大量進城務工創業,到近幾年務農人員老齡化的嚴重現象。黨和國家真對農村現狀,把鄉村振興做為國家戰略,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面貌,實現產業發展、富裕農民,發揮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鄉村振興農民是推動戰略實施的中堅力量,要完善有關政策和激勵機制,鼓勵熱愛農業,懂技術善管理的優秀青年農民回鄉,為他們創造環境和條件,發揮其積極性,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早日讓農村美麗,農民富裕,
富裕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向。尊重農民意愿,讓農民在鄉村振興實施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就要因地制宜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克服以往的形式主義傾向,以產業發展,主業興旺,多業齊進,實現增產、增收、增效,讓農民有切身感受黨的溫暖,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工作中去。鄉風文明,治理有效要增強農民的話語權,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在活動中要實行村務民主管理,完善村務公開的形式和農民參政的機制,創新農村的管理型式和經營主體,讓農民真正成為村莊的主人,有效的增強農民在村務管理,鄉風文明建設中的話語權,是鄉村振興的保障。
完善穩定政策,建立社會資本進入農村農業的機制,鄉村振興資金投入是基礎,只有足量的資金投入,才能加快戰略的發展。只靠政府有限的投入和農民局限的資金力量,遠不能適應鄉村振興快速推進的目標,要進一步穩定和完善社會資本進入三農的政策,激勵社會優秀人才投入現代農業的發展,加快鄉村振興的進程,早日讓農民生活小康,
3、新時代下,怎樣振興鄉村?
鄉村振興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原來的扶貧辦機構已調整為鄉村振興機構,“三農”將迎來變革“新時代”,作為全社會上下要一心一意,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真正振興。首先,我們要轉變思想理念,要探尋、走實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現代農業不再是我們慣性思維中的傳統農業,而是集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