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不僅是產糧大省,而且還是人口大省,這些年隨著外出打工的人逐年增多,真正生活在河南農村老家的人并不是很多。河南鄭州和漯河市,號稱中國人的大廚房,往往越種地越窮,農業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收入卻比較低,河南很多農村人還比較窮,未來農業職業化改革,這里的農民大有可為。
1、河南號稱“農業大省”,那河南產的糧食到底有多少?大概能養活多少人?
河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但卻不是最大的。如果以第一產業增加值的金額來看,河南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山東和四川,農業大體上可以分為農林漁牧4個方面。河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糧食種植業,河南省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兩者占全國的比重均在10%左右。2018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90萬公頃,折合1億6350萬畝,占全國的比重約為10%,
如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6649萬噸,也就是1330億斤,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黑龍江省。這1330億斤的糧食產量中,小麥產量720億斤,玉米產量470億斤,兩者合計占了糧食總產量的89%,那我們現在來算算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只簡單的計算主糧。按國際標準,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48公斤主糧,一年就是350斤,
以此計算河南一年的糧食產量可以養活3.8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27%。但是人不能光只吃主糧,加上其他糧食加工品,一個人一天的糧食消耗量約為0.75公斤,一年就是550斤,那么河南1330億斤的糧食,以養活2.42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7%。以此來看,河南的農業對全國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河南省人口占了全國的7%,但糧食產量卻達到10%。
2、3年之后,農村種地的人多嗎?
謝邀:三年后種地的人應該會減少!理由:一、隨著城市化發展和種地成本越來越高,收入難以解決家庭的平時支出,二、種地的長者越來越老,想種也無能為力。三、留守兒童為了學業,漸漸地往城市轉入,“父母城市打工,那怕租房”四、很多農田也正走向流轉,一般都得十年以上。綜合以上情況,不難看出,三年后不但減少,而且應該銳減,這是不爭的事實,
3、河南農業大省如果現代年輕人都不選擇種地了怎么辦?
河南是個農業大省,如果現代年輕人都不種地了怎么辦,其實現在說實話,種地的基本沒有年輕人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對比國外發達國家就知道了,看看人家怎么一家管理上萬畝田地的就明白了,現代農業都用上了無人操作的機械了。人家一家管理一萬畝,在中國一萬畝地得有多少人耕作,大概算了一下,按一家十畝,就這樣也要一千家耕作,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家幾口人,等于一千個家庭,而且這一千個家庭,每日不停的耕作,也趕不上機械的效率。所以說人工耕作千分之一,而且人工費工費時,將來如果真的沒人耕作了,特別是年輕一代人,機器將取代人工,機械化操作不但省時省力,而且易于管理種植,所以說農村的耕地應該組織起來租給有能力的人來做,將來農業發展到在家就可以種地,無需到處亂跑,現代化農業,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把土地流轉給有能力的人種植,這樣大大節約勞動力,所以將來無論怎么樣都會向好的目標發展…。
4、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糧食那么便宜河南老百姓怎么過的?
題主所問的問題究竟是什么意思?哪里的普通百姓,尤其是農村人不是靠種地和打工,還能干什么?糧食便宜也不僅是河南一個地方,全國其它地方的糧價也高不到哪里去,不錯,河南是產糧大省。既然有糧吃,也就不會餓死河南的老百姓,至于(日子)怎么過?是人都會有辦法的。河南是不僅是產糧大省,而且還是人口大省,這些年隨著外出打工的人逐年增多,真正生活在河南農村老家的人并不是很多,
所以近來媒體透露河南已經不是人口第一了,這把交椅讓廣東省給搶走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口的流動,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新氣象,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需要各種人才,也就是既需要高端人才,同時也需要從事低端工作的人們,而地處內陸地區的河南人,外出務工,既解決了用工地的勞力短缺問題,同時也給Te們個人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