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看了一個人的博文,心中很不舒服,內容無非又是說河南人怎么怎么不好,商家做生意怎么怎么欺騙了他。”唉,河南人其實都是這樣被世人看扁了,河南人用寬厚的胸懷接納了全國各地的商人、游人,希望遠方的客人不要像八國聯軍一樣,吃了、喝了、拿了、掙上錢了,然后再罵一通,那樣就太不人道了。
1、河南人惹誰了?
河南人就是河南人,誰也沒惹。地域妖魔化,是格局太小的表現,今天也看了一個人的博文,心中很不舒服,內容無非又是說河南人怎么怎么不好,商家做生意怎么怎么欺騙了他。我很理解他的心情,每個人被騙了心中很不高興,很不開心,這是很正常的,我也一樣,但是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三鹿奶粉事件,那么我們就不喝牛奶了嗎?此其一,其二此事發生在石家莊,怎么沒聽到全國的人都去聲討石家莊或河北人。
因為我們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個別人為之,難道筆者本土就那么純凈而沒有一絲一毫的瑕疵嗎?這是不可能的,給河南人提意見是可以接受的,整個河南人都應該接受,反省自己,但不能說整個“河南無好人”。曾經在山西一個小城市生活了十多年,心中很憤懣的是為什么民風淳樸的山西人卻那么的瞧不起外地人,尤其是河南人,用“草灰”來毀之,用鄙夷不屑的表情來棄之,可另一方面還要去鄭州購物,說那里的東西便宜,購回便宜貨,又回來貶其“河南盡賣假貨,
”唉,河南人其實都是這樣被世人看扁了。我是河南人,我愛這片土地,也許她曾經貧窮,以后依然貧窮,由于河南是個農業大省,現在的農民收入非常低,在滾滾市場大潮下,靠種地吃飯,只能維持溫飽,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們四處流浪,構成了農民工的主流,成為了中國的“吉普賽人”,這是社會決定的。誰愿意離開本土來外面找事,誰愿意和親人分離,風餐露宿?我經常看到,操著河南口音、穿著皺巴巴衣服的包工隊,為本地提供低廉的勞力,心中都說不出的痛,
有一次,一位老人說他是河南的,來這里尋親,身無分文,一天沒吃飯,心里非常難受。趕快給了老人一些錢,并真心的希望他找到親人,希望他不要是騙子,整個華夏都是同胞,甚至,河南人的發祥比其它地方都早,所以希望世人能互相寬容,互相愛惜,不要相互鄙薄。河南人用寬厚的胸懷接納了全國各地的商人、游人,希望遠方的客人不要像八國聯軍一樣,吃了、喝了、拿了、掙上錢了,然后再罵一通,那樣就太不人道了,
2、為什么總有人一直黑河南人?
感謝邀請,地域黑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是由人們的排外心理所產生的一種畸變,更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陋習。地域黑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古今中外都存在著地域黑的現象,而河南人名聲差也成為了近幾十年來人們討論的話題,從改革開放以后越來越多人外出打工,尤其是在90、00年代以后河南人不受人待見的現象尤為突出,
為什么河南人在外的印象會變的這么差?我認為有這兩點原因:人口眾多。河南不僅人口多,經濟欠發達,外出務工的更是不計其數,相對于其它省份,有素質的人和沒素質的人都要多,然而在地域黑面前,沒素質的現象會被貼上更多的地域標簽,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些不好的現象會被無形的放大。教育水平相對落后,
并不能說教育水平高的人素質就一定好,但教育水平高與素質高成正比,河南外出務工的人從20歲到60歲不等。尤其是在過去,河南整體的教育資源緊張,水平落后,小學、初中的輟學率非常高,很多人并沒有能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走進城市面對花花綠綠的世界往往抵擋不了誘惑,同樣,教育水平低往往只能生活在城市的底層,河南人沒有贏過網絡暴力,卻沒輸過民族大義網絡暴力,地域黑等現象不僅傷害了同胞的感情,也不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因此地域黑是絕對要不得的。
盡量網上、一部分人口中對河南人感到反感,但也應該理性的看到大部分河南人是非常善良的,無論是感動中國人物,還是天天正能量榜單,都不乏有河南人的身影,截止2017年,河南也獲得了”最具正能量“省份的稱號,絕不為惡人辯解,只為好人正名不可否認的是,一部分河南人在外務工期間毫無素質、小偷小摸、聚眾鬧事、違法亂紀,這樣的事件不僅全國人民反對,河南人民也一樣在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