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荔枝棧道是關中地區越過大巴山到達四川盆地的三條古道之一,它的長度才1000公里,當年楊貴妃喜歡吃栗子,唐玄宗就在四川涪陵建立了荔枝園,并且修整了從四川涪陵到長安的道路,也就是荔枝棧道。三國時期諸葛亮、姜維都曾燒毀棧道,燒了之后他們是怎么走的。
1、在唐朝荔枝棧道是哪里到哪里?現在還存在嗎?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唐朝的荔枝棧道是關中地區越過大巴山到達四川盆地的三條古道之一,它的長度才1000公里,當年楊貴妃喜歡吃栗子,唐玄宗就在四川涪陵建立了荔枝園,并且修整了從四川涪陵到長安的道路,也就是荔枝棧道,這條道路的出現能夠讓荔枝在三天內送到長安,給楊貴妃吃。這條荔枝道由南北兩段構成,北段就是以前長安到子午鎮的子午道,南段由子午鎮到四川重慶涪陵的洋巴道,
但這條道路早在唐朝以前就已經存在了。當年司馬懿伐蜀,就是先走子午道到西鄉,然后由西鄉南下走洋巴道入蜀,在《晉書》中就記載:魏太和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開道,水陸并進,溯沔而上”,但其最鼎盛的時候還是在唐朝,當時由于楊貴妃喜歡吃荔枝,還帶動了當地荔枝文化的發展到了唐朝以后由于經濟中心的南移,蜀道系統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荔枝道依舊呈現發展趨勢。
《太平寰宇記》卷一二○“涪州”條記至長安道路里程:“自萬州取開州、通州、宣漢縣及洋州路至長安二千三百四十里,”南宋時期的宋金之間的饒風關之戰就發展發生在子午道附近,金軍就曾經取道子午道和荔枝道的一部分繞攻饒風關背后。明清時期這條道路再次繁榮起來,當時主要是陜西商人用了運輸貨物的,成為了一條重要的商道,咸豐年間對這條道路再次進行了修整。
咸豐三年(1853年)唐祖友修治今鎮巴北打更壩、羊鼻梁、陳家灘、學堂壩四十余里古道,在上世紀30年代修建的漢渝公路基本上就沿襲了荔枝道的路線。1958年修建的210國道西(安)萬(源)公路,大多路段均沿著荔枝道線路建設,由于現代高速公路的修建,荔枝道已經被人們所淡忘。但關于荔枝道的遺跡依舊很多,2012年四川境內的荔枝道就被納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三國時諸葛亮、姜維都曾經燒毀四川的棧道。燒了之后他們自己怎么走呢?
謝謝邀請!三國時期諸葛亮、姜維都曾燒毀棧道,燒了之后他們是怎么走的?因為他們燒毀棧道不是隨便燒的,燒棧道的目的都是為了阻止魏軍前進,每次都是蜀軍退兵之后再燒毀的,就是燒了也只是燒了一小段,燒毀了之后還可以再修上,計算起來大約七八次,最主要的有三次,都是諸葛亮在世的時候燒的,姜維也燒過,只是燒斷,用時隨時就補上了,不算什么焚毀,
魏蜀邊境上,通往益州的主要棧道有五條,大致是東北——西南方向,從西向東數,依次是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和子午道。每條都是蜀軍的生命線,燒毀都是被迫的,雖然燒毀,也是心疼的,公元228年,諸葛亮進攻南安、天水,由于街亭失守,前功盡棄,趙云也年邁,為了阻止曹真的進攻,趙云燒斷了祁山道,當年底,諸葛亮攻打陳倉,久攻不下,糧草不足,只有退兵,燒斷陳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