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判斷聽力是否正常。(耳趙問答191001)嬰兒無法和聽力師配合,不能像成人那樣進行主觀聽力檢測(純音測聽),只能進行客觀聽力檢測,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細心觀察來了解寶寶聽力情況,可以通過腦干聽覺誘發電位、耳聲發射、有聲阻抗等相關檢查進行測試,明確寶寶聽力是否異常。
(耳趙問答191001)嬰兒無法和聽力師配合,不能像成人那樣進行主觀聽力檢測(純音測聽),只能進行客觀聽力檢測。針對嬰兒常用的客觀聽力檢測項目是耳聲發射和聽性腦干誘發電位,相比純音測聽,這兩個項目的優點是不需要嬰兒理解并做出反應,只需要嬰兒處于安靜狀態即可,可以評估聽覺系統中的神經功能,是目前主要的嬰兒聽力篩查項目,
2、兒童怎么測聽力?怎樣做可以避免寶寶的聽力受損?
1、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判斷聽力是否正常。比如在寶寶一側耳邊輕輕發出聲音,看寶寶是否追聲,或者外面突然有聲響時,寶寶是否有反應或者驚嚇,2.臨床測聽力。醫生會站在寶寶的一側制造聲響,觀察寶寶是否有尋找聲源的表現,有些年齡比較小的寶寶,需要進行反復測試才能初步明確。3.專業儀器測試,可以通過腦干聽覺誘發電位、耳聲發射、有聲阻抗等相關檢查進行測試,明確寶寶聽力是否異常。
3、新生兒需要做聽力篩查嗎?發現聽力有問題需要做哪些檢查?
寶寶聽力篩查沒通過怎么辦?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目前我國使用的聽力篩查儀器,主要有耳聲發射和自動聽性腦干反應,篩查的結果都以“通過”或“未通過”表示。一般來說,寶寶在出生后72小時內就會在醫院進行首次聽力篩查,如果第一次聽力篩查沒通過,需要在出生42天進行第二次篩查,
如果第二次篩查依然不通過,就要進行更全面的聽力檢測,以此來評估寶寶的聽力是否真的存在問題。如果第一次篩查結果不正常,寶爸寶媽不必太過太焦慮,因為影響結果的因素很多,比如新生寶寶的耳道被羊水或胎糞阻塞,環境噪音過大,寶寶不配合或檢查人員因素導致的,都會影響篩查準確性。篩查只是篩查,不能作為準確的聽力學評估,
篩查結果一般也不會標注正常或異常,只是表達為陰性或陽性,通過或未通過等。所以首次聽力篩查不通過,不要太擔心,但是一定要重視之后的復查,另外,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細心觀察來了解寶寶聽力情況,雖然寶寶不會對聽到的聲音作出主動反應,但是如果有聲音刺激,他可能會下意識地出現反射活動,比如做出避開發出聲音的物品、眨眼、身體抖動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