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方位上看,粵東、粵西不完全對稱,粵西整體不單在粵東和珠江三角洲西部,也整體基本處于其南部。如果政府重視粵西的交通,那么我覺得,粵西未來的發展潛力是比粵東高的,粵西擁有比粵東更大的面積,在交通比粵東落后的情況下,gdp依然領先粵東,這就說明粵西的發展潛力是非常大的。
1、廣州屬于粵東還是粵西?
我們通常所說的粵東、粵西、粵北,是以廣州所在的珠三角為中心,以東的地區稱作粵東;往西叫粵西;北面的地區叫粵北。所以廣州既不是粵東也不是粵西,它在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珠海、江門以及惠州、肇慶部分地區;粵東有汕頭、潮州、揭陽、梅州、汕尾及河源、惠州的部分地區;粵西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云浮;粵北有韶關、清遠及肇慶、河源部分管轄范圍。
2、粵東和粵西哪邊更有錢途啊?
以我的看法,目前粵東的發展潛力大,因為粵東的交通比粵西更好俗話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要致富,先修路粵西,粵西,仿佛被拋棄的孩子,至今連動車都還沒有沒有通,一條沈海高速開通了十幾年堵了十幾年,最近又開通了一條汕湛高速,而粵東的高速早已形成多條,圍繞著潮汕的各種等級公路更是錯中復雜,雖然粵西的面積比粵東大了很多,但人口相差不多,兩個地方地理位置都不差,交通卻有著天鑲之別,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張貴中,
3、廣東省粵東跟粵西未來發展偏向哪一側?
在廣東省內,粵東和粵西同屬沿海地帶,兩個地區相比于廣東省內最發達的地區,無論經濟實力和科技、人才、資金、文化及對外經貿發展等各方面的軟硬實力上都有一定差距,處于明顯的洼地狀態。粵東和粵西發展在省一級及其它上級的政策和管理層面上獲得的支持是一碗水端平對待廣東省提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規劃,以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
其中,一核是指珠三角地區,一帶是指粵東和粵西沿海經濟帶,一區是指北部生態發展區。根據這個構建規劃,沿海經濟帶是指粵東和粵西這兩個沿海地區,從廣東省的發展和支持政策力度來說,粵東和粵西是均衡支持的,肯定是一視同仁,不會在行政資源上出現任何更大的傾斜。也就是說,粵東和粵西都不可能享受到額外的政策和行政上的特別的支持,從而由此受到特別對待,像當年的特區那樣而出現額外的政策大紅利,
粵東和粵西各有天然的地緣差異,必然會因為各自的資源整合而出現各自的發展態勢但是,盡管這樣,十個手指都一樣有用,但十個手指都會長得有長短,不可能完全長得一樣。粵東和粵西兩翼的各地要想脫穎而出,必須是自己抓住地域區位和各自資源特點構建和對外銜接的優勢,自己抓住機會,自己積極主動作為,主動求發展,靠等靠要是等不來的,
無疑,如果靠主動靠攏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引流物流、人流、資金流和其它種種政策、科技等,粵東、粵西的優勢是不相上下的。但如果背靠珠江三角洲,眼光向外,粵東和粵西的向外引流的特點明顯很不同,粵東更靠近福建和臺灣,特別是臺灣,因為經濟的差異較明顯,發展對臺經貿肯定會比粵西在這方面更有優勢。粵西靠近廣西和海南,處于北部灣城市群范圍,海南又是我國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對外各種交往在政策上有較大的管理優勢,
相比于粵東,粵西與東盟國家距離更近。但是,無論粵東還是粵西,最關鍵還是自己有什么獨特的發展高科技產業的資源要素,苦練內功,通過高科技的產業發展來帶動地方的大發展,如抓住新技術、新能源、新產業等的發展機會,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方面大有作為,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否則,要實現超越式的大發展,根本不可能。
4、廣東的粵東和粵西,哪個發展潛力更大一些?
這怎么說呢,如果是粵東人,肯定是說粵東發展潛力大;粵西人,自然說粵西發展潛力大,所以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問題,以我的看法,目前是粵東發展潛力大,因為粵東的交通比粵西更好,俗話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要致富,先修路粵西,粵西,仿佛是被拋棄的孩子,至今連動車都還沒通,一條沈海高速開通了十幾年,堵了十幾年,最近才又多開通了一條汕湛高速,而粵東的高速早已形成多條,圍繞著潮汕的各種等級公路更是錯綜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