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三國南陽郡雖然沒有南陽縣,但南陽郡郡城宛城,就是南陽城,俗稱南陽,或簡稱南陽。光知道弄一些無稽之談否定南陽郡郡名與郡治互指,否定諸葛亮親口說的“躬耕于南陽”的南陽不是當時的南陽城,此后三國又各置郡,如魏國先后置西城郡、上庸郡、新城郡、房陵郡、魏興郡等,吳國也曾置建平郡、宜都郡、衡陽郡等,荊州再也不復原來的荊州,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座城市。
1、為什么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南陽郡,沒有南陽縣,南陽如何有諸葛亮?
現在襄陽市沒有一個叫“襄陽縣”的,也沒有一個叫“襄陽區”的,所以,襄陽市也不能叫襄陽市,襄陽城也不能叫襄陽!我早就說過,襄陽說們搶奪躬耕地老是顧頭不顧腚!光知道弄一些無稽之談否定南陽郡郡名與郡治互指,否定諸葛亮親口說的“躬耕于南陽”的南陽不是當時的南陽城。可是如果按照他們發明的理論往他們頭上一套,他們那一套歪理邪說馬上就露餡了,
東漢、三國南陽郡雖然沒有南陽縣,但南陽郡郡城宛城,就是南陽城,俗稱南陽,或簡稱南陽。就和現在襄陽的情況是一樣的,古今一理,一脈相承。再比如古代荊州,所轄七郡,沒有一個叫荊州郡的,但它的州城郢和江陵照樣叫荊州城,襄陽近鄰十堰市,下轄縣區中也沒有一個叫“十堰”的,為什么也能叫十堰市?例子多得很,不再一一列舉!從以上可以看出,襄陽說的說辭是多么的荒謬!其搶奪躬耕地的手段是多么的卑劣!。
2、東漢末年中廬縣屬于哪個郡?
答:中廬本屬南郡,建安十三年(208年)被劃給襄陽郡,一、《后漢書》記載中廬屬南郡二、建安十三年(208年),中廬被劃給襄陽郡。蒯越是襄陽郡中廬人,馬謖是襄陽郡宜城人,三、今天襄陽“古隆中”本屬南郡,建安十三年(208年)被劃給襄陽郡。三、某地為“盜竊”諸葛亮躬耕地,開了不少玩笑:1、30萬,教材被改(大家可百度“‘隆中對’復出的背后”)2、博物館直接篡改《出師表》,
3、三國時期南陽郡有多重要?
南陽地處秦嶺淮河交匯處,物華天寶人杰地靈,2022年1月24日本人在火車上看到這個問題,當時大致回答了一下,今天再仔細回答一下。一、東漢南都帝鄉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雒陽(今河南洛陽),家鄉南陽被稱為南都帝鄉,張衡《南都賦》稱“夫南陽者,真所謂漢之舊都者也”,《后漢書·劉隆傳》稱“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
二、諸葛亮躬耕地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在叔父去世后,到南陽“躬耕隴畝”,用蜀漢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在《出師表》說的話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三、東漢、蜀漢、三國發源地地皇三年(22年)十月,光武帝劉秀在南陽宛(今社旗縣賒店鎮)起兵反莽,所以說南陽是東漢發源地,光武云臺二十八將中有11位是南陽人,大家可以訪問我的文章《云臺二十八將有多少南陽人?南陽為什么被稱為南都帝鄉?》進行討論。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屯兵南陽新野并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顧茅廬,諸葛亮為劉備謀劃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劉備正是在“草廬策略”指導下,建立了蜀漢,所以南陽是蜀漢、三國發源地,四、將軍拜訪地點南陽還是三國將軍拜訪地,如初平元年(190年)孫堅“比之南陽”殺太守張咨;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三征張繡“困于南陽”;建安七年(202年)劉備火燒博望坡。
4、三國荊襄九郡每個郡分別下轄的小縣有哪些?
荊州是大禹定天下后所分九州之一,歷史悠久,先秦時期,這里屬楚國地域,因此當地人有“荊蠻”之稱,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置荊州刺史部,下轄南陽、江夏、南、武陵、零陵、長沙、桂陽七郡,東漢因之,一直持續到董卓亂政時,荊州一直都是下轄七郡。直到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順路殺掉荊州刺史王睿(叡),劉表被任命為荊州刺史,
但此時的劉表面臨的問題是北有袁術駐兵攔截,南有宗賊割據自立,根本無法抵達荊州治所武陵郡漢壽縣。在這種情況下,劉表單騎入荊州,說服襄陽一帶蔡氏、蒯氏等大族的支持,誅殺數十宗賊,穩定荊州局勢,遷荊州治所于襄陽,此后近二十年,襄陽一直是荊州的中心,所以才有“荊襄”一詞,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入荊州,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至此襄陽成為南北要沖,為兵家必爭之地,“荊襄”一詞這才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