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導師都可以選擇,研究生階段主要知識還是課堂上,導師主要還是負責論文。導師很少有單打獨斗的,一般都是以課題組為單位,選導師其實也是在選課題組,每個課題組都會有一個學科帶頭人,一般都是長江學者,杰青或者院士,但是必須要說明的是學科帶頭人非常忙,要負責課題組內的經費申請,人際關系打理,所以一般不會直接帶研究生,掛到名下的研究生一般是交給小老師帶,或者由博士直接帶著,我們稱之為大導師的名,小導師的人。
1、碩士研究生如何選導師?
遇良師,得良友,擁良伴可謂人生三大幸事,能夠遇到好的老師,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按照歷史經驗來看,學生喜歡的老師未必就一定是好老師,能否讓學生獲得持續成長,能否在傳授知識、方法的同時,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專業認知能力,這往往是研究生導師更為關注的事情,
研究生期間與本科期間不同,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關系更像是一種合作關系,一起合作來完成新領域的創新,在學生完成創新的過程中,導師主要承擔著三個重要的作用,其一是為學生搭建科研場景,其二是為學生指明方向,其三是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在科研實踐過程中,越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越是自己成長越快的時候,而越是輕松的時候,往往是自己成長最為緩慢的階段,所以對于研究生同學來說,在面對困難和困惑的時候,一定要堅信自己最終能夠取得成果,而導師就是自己最堅強的后盾,因為導師會告訴你,你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在科研創新的過程中,堅持和努力往往是同學們的基本品質,絕大部分同學都不存在學習積極性方面的問題,在當前考研競爭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同學也很難能夠走進研究生課堂。但是即使有很多同學非常努力,往往也會面臨延畢的風險,究其原因,與自己的主攻方向有較為直接的關系,所以在讀研期間,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于個人的興趣愛好來說,讀研期間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長板”,或者說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賦”,
2、研究生該如何選導師?大導師和小導師的利弊是什么?
導師很少有單打獨斗的,一般都是以課題組為單位,選導師其實也是在選課題組,每個課題組都會有一個學科帶頭人,一般都是長江學者,杰青或者院士,但是必須要說明的是學科帶頭人非常忙,要負責課題組內的經費申請,人際關系打理,所以一般不會直接帶研究生,掛到名下的研究生一般是交給小老師帶,或者由博士直接帶著,我們稱之為大導師的名,小導師的人。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想讀完碩士就出來工作,最好不要選院士之類的大佬,真的沒時間帶你,你和導師的關系僅僅是掛個名而已,甚至連平時見個面都很困難,好處是別人一聽你是院士的學生會覺得好厲害,顯得有面子,但是真正的糾結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是選一個剛入校沒幾年的年輕副教授,這種老師正處于事業上升期,迫切需要論文評職稱,同時能招個學生不容易,會非常耐心的指導你,同樣你也可以很快的發表論文。
3、怎么選研究生導師,一位導師54歲,研究所主任,兼兩所高校的碩導,另一位40歲剛帶碩士兩年,怎么選擇?
這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出選擇:一、根據你的專業類別選擇:首先,如果你的專業是文科類的,因為不需要做科學實驗,需要查閱大量資料的。這種選擇經驗豐富的,54歲的導師更適合,其次,如果你的專業是理工科類的。因為需要做實驗,并且需要對新科技、新技術的發展有前瞻性思維和敏銳把握的,并且能有時間陪你做實驗的,40歲左右的更好!因為40歲左右的相對年輕,對新技術的發展把握更敏感一點,且外語好,能及時獲悉外網資料,
年紀輕,帶的學生少,能有更多的時間輔導你!并且為了出成績,帶你也會更盡心。二、根據你的需求去選擇:首先,如果你的需求是獲取更多的知識,兩位導師都可以選擇,研究生階段主要知識還是課堂上,導師主要還是負責論文,不管導師年齡多大,不影響你獲取知識,知識豐富與否,與年齡關系其實不大的,年齡大的傳統知識更豐富一點,年紀輕的獲取新知識、發現新機遇的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