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憲宗元和九年在西昌一帶發生地震開始,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天府之國四川一共發生了十余次七級及以上的地震,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唐山發生5.1級地震,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四川未來發生8級地震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去年豐南區地震時,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接受采訪時稱,豐南區的地震屬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1、地震又一次傷害了四川,游客還敢再去四川旅游嗎?
四川頻發地震,讓人痛惜,若說前往旅行完全沒有陰影,是不可能的。但因之而把它打入旅游黑名單,則是完全不可能的,四川山青水秀,旅游資源豐富,人杰地靈,鐘靈毓秀,人文、美景可信手拈來,若不前往,純屬暴殄天物。自唐憲宗元和九年在西昌一帶發生地震開始,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天府之國四川一共發生了十余次七級及以上的地震,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不斷運動和變化,漸次積累了巨大的能量需要釋放,地殼的脆弱地帶就成了它的突破口,四川處在兩個板塊的邊緣交接處,正是最脆弱的地方,所以能量在此處噴涌而出,形成地震。這是無可避免的災害,我們只能防范,不能改變地球的運行規律,震前今年,美麗的九寨溝也遭到了地震的破壞,壯觀的諾日朗瀑布及其他景點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在新聞中看到殘缺、凌亂的九寨溝真的好心痛,然而,人們對美的向往就因此戛然而止了嗎?并沒有。好多的人一邊關注的九寨溝的災情,一邊關注著它的重建,一旦它可以接待游客,便去探訪,震后汶川地震發生后,央視的賑災晚會上,倪萍說了這樣一句樸實的話:日子還要過下去。不管我們的生命里遭遇了怎樣的打擊、傷痛,我們都會堅強樂觀地面對,并堅定地走下去,
2、四川可能發生8級地震嗎?
不知道為什么最近地震的話題這么火!既然大家關心,我們就分析一下,先說結論:四川未來發生8級地震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四川地震多發從大的尺度來說,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中國強震及地震帶分布)而這其中,四川所在的西南地區又是僅隨臺灣地區之后,我國地震最為頻發的地區之一,四川省內的龍門山地震帶更是近年來我國地震最為活躍的地震帶之一,
自公元1169年以來,這里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6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多達20次!2008年汶川8.0級地震以及2013年的雅安7.0級地震都是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四川龍門山地震帶)四川地震多發的原因四川位于青藏高原與中東部地區的過渡地帶,我們知道,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擠壓形成的,而這么高的高原,自身的重量也是驚人,處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的四川就成為這些重量積攢的能量釋放的通道,從這一點來說,四川未來發生8級地震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但是什么時候,具體什么位置,以目前人類對地震的認知水平來說,尚無法預測,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儲備地震防御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不過稍稍可以讓四川人民緊繃的神經放松一下的是,從地震發生的規律來說,一般一次大的地震或者一個地震活躍期之后,同一地區會進入一個相對地震少發的沉寂期,這是由于大的地震或者地震活躍期會釋放地殼內部能量。
3、10月31日四川西昌發生了5.1級地震,為什么有媒體稱四川為“天府之國”?
四川省是一個行政區概念,而“天府之國”是一個人文地理的概念,二者是具有差異的,四川從地理上來看其實由兩大地形組成: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主要由成都平原組成,也叫川西壩子。恰恰四川的多發地震區域就在川西,簡單談談原因,當青藏高原增高到一定的高度,壓力擠向東部,與四川盆地地殼發生擠壓,形成了拔地而起的龍門山。
所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接就形成了龍門山斷裂帶,使之地震多發,這整體上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造成的。但這發生的區域并不在“天府之國”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美譽最開始指的是“關中平原”,但隨著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解決了水患,成都平原就徹底成為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土”,以絕對優勢奠定了千年基業,逐步就讓“天府之國”的美譽賦予了成都平原,甚至在唐朝時成都平原的富饒已經人盡皆知——“唐時謂天下之盛,揚州第一而益州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