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周邊的本地人,很多人都去做老板了,多是經營五金機電,服裝百貨,也有的做旅館餐飲業,部分有錢人去了澳門和香港,不少人去了國外做生意。陜西、河南、河北的小伙伴去哪了呢,大家出門務工都是求財的,肯定是哪里給的錢多去那里了,再說了,他們那里工作環境也好,管理也比廣東好。
1、現在一個人要去廣東打工了,去廣東哪里好?要注意什么問題?
很榮幸受邀回答你這個問題,廣東是國家最先開放的沿海城市,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工廠,是很多打工者的首選之地。但珠江三角洲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現象,經濟越發達的城市工資相對越高,自2018年6月20日起,各地區都上調了底薪。像一類城市,廣州是2100,深圳是2200,但工資高消費也高,在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壓力很大,僅租房一項就是筆不小的開銷,在深圳關內單間租房在1500以上;二類城市,像珠海,東莞,佛山,中山,底薪都是1720,低是低了點,但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包吃住,工作比較好找,消費也不高,單間好一點的租房在300到400之間;三類城市惠州,汕頭,江門,肇慶,底薪都只有1550,但加班多,這些城市中數惠州發展的還不錯。
至于你想去哪座城市打工?我想應該根據你的年齡層來定,35歲以下,建議去廣深,可以趁著年輕去拼一把;35歲到45歲建議去東莞,中山,佛山,珠海或惠州,因為年齡偏大在這些城市工作好找些。在外面打工,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好人有壞人也有,所以1.要謹慎交友,學會鑒別,不是每個人都會和你掏心掏肺;2.要提高警惕,小心騙子,少和陌生人說話,少把手機借給陌生人,少去吃陌生人的東西;3.握緊自己的口袋,出門在外,沒有錢寸步難行,理性的消費,多存點錢,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2、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愿去廣東打工了?
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廣大打工者曾經的天堂,在解決富余勞動力方面,廣東功不可沒,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尤其是農村人員的貧困問題,如今,廣東經濟總量全國第一,超過很多國家的經濟總量。不得不承認,廣東曾經是靠大量廉價勞動力撐起的巨額財富,發展到現在的程度,理應回哺為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犧牲與貢獻的打工一族,
然而現實是曾經撐起廣東勞動力市場的打工大軍基本是六零后、七零后,如今這兩個年齡段的人群基本已經年邁無力,正逐步退出務工舞臺。這兩個年齡段的打工人群也最可憐:拿最低的工資、忍受最惡劣的工作環境、沒有養老保險,如今年老體衰,退職后也基本沒有退休金,如今,勞動力主力軍是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深圳(廣東)也曾經是這幾個年齡段的人心目中的求職圣地。
但高漲的物價,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的勞動時間,薪酬待遇也不再具有優勢,因此吸引力漸漸下降,另外從感情因素來說,上一輩人在廣東打拼,經濟的飛速發展卻難以讓他們的后輩能享受到某些紅利,面對的同樣是買不起的房子,扎不下的根,始終只能是匆匆過客。還有,如今經濟比肩或者正在趕超廣東的省份越來越多,不少廣東企業也到別的省份投資,致使務工人員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多,家門口就有工作何必舍近求遠?筆者也在廣東打工多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廣東本地人對外來建設的各種鄙視至今揮之不去,所以近些年來全家都選擇在浙江務工,
3、在廣東的工廠公司,上班的廣東人好少,他們都去哪里了?
這個問題有點以偏概全。在珠三角肇慶,江門,中山,佛山,廣州,東莞,深圳,珠海等地的工廠和公司,相對本地人口而言,外來工比較多,而本地人入廠比較少,這是共識,但在其他許多地方,如韶關,湛江,茂名,陽江,潮汕等地,本地人進廠或公司還是比較多的,許多本地入到底去哪里了?據調查周邊的本地人,很多人都去做老板了,多是經營五金機電,服裝百貨,也有的做旅館餐飲業,部分有錢人去了澳門和香港,不少人去了國外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