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距武漢不足200公里,距鄭州近300公里,并且在風土人情上,信陽和武漢都深受楚文化影響。信陽人喜歡武漢多一些而對鄭州卻不那么感冒,那是因為信陽的地理位置決定的,而不是說鄭州就比武漢差在哪了,正宗的老武漢人主要還是在六渡橋,漢正街、南京路那一片。
1、武漢人的祖籍大多在哪里?
這個話題還是很有一談的,我就以充分的數據和真實感受來回答。武漢主要由三大板塊組成:漢口、武昌、漢陽,首先從漢口板塊來說,大部分人的祖籍是黃陂人,漢口到處都是黃陂人,做小買賣的,做建筑的幾乎都是黃陂人,很多黃陂人在漢口買房,特別是常碼頭、漢口火車站一片,復興村、范湖、常青一片,二七一帶最多黃陂人,正宗的老武漢人主要還是在六渡橋,漢正街、南京路那一片。
東西湖區河南人最多,以前大部分遷移過來的河南人比較多,因為河南缺水不便于農耕,東西湖水資源豐富當年又是比較偏僻的地方,所以東西湖大部分人的祖籍都是河南人,武昌板塊大部分人的祖籍是江夏,同樣也是因為江夏離武昌近,還有部分來自湖北省內下面地級市和區縣的人較多,原因是武昌大學多,很多學生來自其它省份和下面區縣地市,為什么說武昌人很多都是說普通話的人多就是因為外地人最多,所以說武昌人到底哪里人祖籍這個不好定義,只能說江夏人可能會多一點,其余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正宗的老武昌人主要聚集在司門口和徐東片區。
漢陽板塊,漢陽就不必多說了大部分人的祖籍來自蔡甸,也有一大部分人是漢陽本地人,因為外來人口一般很少往漢陽去發展,漢陽又是重工業基地,還多工人都是繼承父母的工作,所以漢陽那邊很多人都是走后門關系進國企,外來人口很難進,到現在漢陽經濟增長慢就是吸引不了外來人口造成的,我的這些回答希望對網友有幫助,還有需要補充的也可以進行留言。
2、為什么有些信陽人喜歡武漢更多一點,而不喜歡鄭州?
其實信陽人喜歡武漢多一些而對鄭州卻不那么感冒,那是因為信陽的地理位置決定的,而不是說鄭州就比武漢差在哪了,首先,信陽地處我國秦嶺淮河線上,位于我國南北方的交界地帶,當地的飲食雖然說是米面都吃,但是還是米飯吃的多一點,而且信陽人也和武漢人一樣喜歡早上吃熱干面,而像河南的北方城市晚上都是包子油條。還有就是信陽和武漢、鄭州兩個城市的地理位置問題,從信陽市到武漢市只有200公里,而從信陽到鄭州卻有360公里,而且信陽和武漢同屬于楚文化,所以說這兩個地方的文化歸屬感也更加趨于一致,
3、90后信陽人,男,準備結婚,鄭州和武漢哪個城市更適合買房定居?謝謝了?
感謝邀請,鄭州是我比較熟悉的城市,武漢我只去過兩次,我的建議是在武漢買房定居更合適。第一、目前武漢的房價與鄭州相差不大,武漢的房價現在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均價已經跌破一萬六,而鄭州的房價現在也是一萬三四,這樣算下來一套120平米的房會有二十多萬的差價,這也就是相當于一臺較好的車。第二、武漢距離信陽較近,生活習慣上易于接受,回家也方便,
信陽距武漢不足200公里,距鄭州近300公里,并且在風土人情上,信陽和武漢都深受楚文化影響。在飲食習慣上,也都是魚米之鄉,我信陽的同學在鄭州上學就很少吃面食,方言也難懂,第三、武漢的城市發展程度比鄭州要好。我找了一份2017年武漢和鄭州的詳細對比表,雖然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希望鄭州更強,但多項指標都是向武漢傾斜,
武漢在就業機會、教育科技、人均收入、交通便捷度上都要高于鄭州,所以客觀來說,武漢更適合定居??傊乙彩且幻?0后,知道定居后仍需艱苦的奮斗,再結合信陽的實際情況,所以我還是建議在武漢定居,雖然買房比較貴,但是起點比較高,以后的發展前景也會更好,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