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不是不種水稻,而是沒有大的可靠水源,雖然河南是平源地帶,可有人不真正了解河南的地形,從地形觀看河南是一個簸箕圈,南陽信陽是個簸箕口,以東以西基本都是山。河南今年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是不是河南農民不種水稻與溝渠旱排缺失有關,從整個地形分析,河南不僅缺少浮水,而地下水源也流失嚴重,所以,這就是河南不利種水稻的第一因素。
1、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2、河南不種水稻導致沒有河道,導致易干旱和雨量大時無法排水嗎?
我知道你說的河南一種水稻就有水了,有渠了,不干旱了,遇到雨汛也能排水了,其實,他們所考慮的不光是這些。一、河南不是不種水稻,而是沒有大的可靠水源,雖然河南是平源地帶,可有人不真正了解河南的地形,從地形觀看河南是一個簸箕圈,南陽信陽是個簸箕口,以東以西基本都是山,咱先不說黃河以北地區,雖說河南北部臨近黃河,但河水有兩山夾道直流東下,根本沒法給內地運水。
從整個地形分析,河南不僅缺少浮水,而地下水源也流失嚴重,所以,這就是河南不利種水稻的第一因素,二、早在四十年前河南的洛陽許昌平頂山大部地區都種水稻,因為那時候的溝渠四通八達,前走十里百里大田青蛙一路高歌,所以那時候水利條件好,多數農民自然考慮種稻谷能獲好收成。如今你種水稻試試:一是浮水奇缺底水下沉,二是原來的大工程溝渠面貌全非,
農民即便想種水稻也無能為利。這就是河南農民不愿種水稻的第二因素,三、河南不種水稻也不光愿水利條件達不到。一是下稻秧栽稻谷犁耙放水程序麻煩,二是易生蟲多地害收打麻煩,不如種小麥種王米輕松自在,從種到收中間還能休閑打工掙外塊。四、有人提出:河南今年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是不是河南農民不種水稻與溝渠旱排缺失有關?說這也有道理,
3、為什么河南沒人捐6元一桶的大桶水,都是捐2元一瓶的礦泉水?
作為鄭州的暴雨受災的災區人民我有發言權。大桶礦泉水之所以不捐不是因為沒人捐,而是不好買,大部分都被用在停水停電的居民小區了,因為大瓶礦泉水的生產量相比于小瓶礦泉水本來就不多,其次大瓶礦泉水不適用于真正的災區,因為災區資源緊張,由于積水原因很多物資根本拉不過去。所以有限的運力運送數量更多的小瓶礦泉水是最劃算的,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救災效果上,小瓶礦泉水都是最優解,
當然了也存在小瓶礦泉水分發方便,便于飲用,方便攜帶,而且產量也多,所以大部分人捐小瓶礦泉水起到的實際效果會更好。其實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同胞,大家可以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真心的將人民同胞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這才是最感動的。河南人民必將牢記這次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援與幫助!感謝幫助和祝福河南的同胞們!,
4、河南省的大水退了沒有?
最新消息,除了隧道地鐵和低洼處還有積水,河南大水基本上退盡了,目前,正在加緊排水。交通已基本恢復,公交車也開了,共享單車也有了,正在對電力和網絡進行修復,洪水無情人有情,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鄭州人民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已收到社會各界捐款20億元,在這里要特別感謝武警官兵,消防隊員,解放軍戰士和各界人士的馳援,有他們的奮力搶險,才讓洪水造成的災難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