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口音是好,什么口音不好聽。安徽亳州和河南大部分區域是中原地區嗎,謝謝邀請,河南話有三類簡稱豫語,一類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區的中原官話,即為人們通常習慣所說的狹義的河南話,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1、安徽阜陽、亳州的有些人為什么說河南話呢?是口音相似嗎?
安徽亳(bó)州和阜陽以及河南大部分區域,看似兩個分屬不同省份的地區,方言竟然是一模一樣的,有什么淵源嗎?1、兩地同屬中原官話地區中原官話是起源于中原地區的方言,以河南為中心輻射至山東西南、安徽西北、山西南部以及陜西等地區。從語言分區來看,安徽亳州也是同屬中原官話地區,兩地人員交流起來,沒有絲毫障礙,完全不需要“翻譯”啊,不信就來瞧瞧:兩地人員交流起來,沒有絲毫障礙!女:夜個晚黑來你家能啥來?水筲、鍋拍子嫩響小小蟲進家了?男:白啰啰,俺木能啥,起床喝匪,拿匪舀子,能翻了匪桶。
女:乖乖,俺佛哩,怪粘弦滴凍靜,聽懂上述對話的請舉個手!2、中原官話是最早的普通話中原官話最早可上溯至東周。東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以洛陽話基礎音形成了全國通用的雅言,中原官話最早可上溯至東周雅言不僅是最早的普通話,而且也是最早的官話,列國諸侯朝見周天子,不會說雅言是很“不上臺面”的事情。中原官話歷經數千年發展,成為中原地區通用的方言,
不過也許有網友會疑問:安徽亳州和河南大部分區域是中原地區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不能以現代的省份區劃,來理解傳承了千年的“中原地區”的概念。中原官話歷經數千年發展3、亳州、菏澤同屬中原地區亳州古屬九州之一的豫州,而豫州地處九州之中,因此又名“中州”,這也是“中原”一詞的最早出處,這里要特別說明一下,亳州之“亳”起源于河南商丘谷熟鎮,這里曾是商朝的都城所在地。
商朝的亳都因洪水而被廢棄,幾經遷移,最終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陽),現安徽亳州得名于北周,此后曾先后隸屬于譙郡、商丘等,清朝時歸屬于安徽。菏澤與雷澤、大野澤、孟渚澤等并稱為“上古九澤”,司馬遷稱之為“天下之中”,亳州、阜陽同屬中原地區阜陽、亳州分別處于商丘的南北兩面,距離洛陽、開封、許昌等中原地區的傳統名城較近,屬于相同文化區,自古就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中原官話出就成了兩地共同使用的方言,區域版圖又曾有歸屬,所以和河南大部分區域的方言也極其相似。
2、河南哪個城市是正宗的河南話?
謝謝邀請,河南話有三類簡稱豫語,一類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區的中原官話,即為人們通常習慣所說的狹義的河南話,其次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帶的晉語-邯新片,分布在濟源、焦作、新鄉、安陽的各轄縣。還有一小部分則為通行于豫南地區的江淮官話-黃孝片,分布在信陽的新縣、光山縣,三種方言之間均不可以順利的交流。鄭州:河南話洛陽:河南話開封:河南話南陽:河南話三門峽:豫晉混合方言焦作:晉語新鄉:市區河南話,郊區晉語鶴壁:市區河南話,郊區晉語安陽:晉語濮陽:豫魯混合方言駐馬店:河南話漯河:河南話平頂山:河南話許昌:河南話周口:河南話商丘:河南話信陽:楚語偏湖北方言濟源:晉語永城:河南話傳統的音韻學認為語言含有聲、韻、調等因素,現代音韻學又拓展了一些新的領域,如韻律音韻學(Prosodic)和節律音韻學(MetricalPhonology),
這說明,音韻中不僅含有語言的節律,而且還有聲調的高低諸因素。河南方言以特有的四聲調值規律影響了旋律的發展形態,同時也賦予了它獨特的音樂色彩和濃郁的地方風格,聲調中原官話:聲調分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類,個別地區如澠池、義馬、洛寧等縣市僅有三個聲調,入聲歸派入陰平和陽平,晉語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五類。
如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推廣普通話以及城市化的影響,河南話正在逐步向普通話靠攏,一些重要的語音特征在大城市以及在年輕人口中已經很難見到。比如以上的第二條“尖團音的區分”,如今在老年人中常見,而在年輕人中很少;第六條的“子變韻”,也處在明顯的消亡過程中,而許多入聲字的讀音和聲調,被一些年輕人從普通話類推成了河南話,即采用普通話的讀音,而將聲調調型變化成河南話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