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想問四川地震為何越來越頻繁,其實這樣問不太準確。受先前各種條件的限制,那些沒有記載的地震估計會更多,并不能因為四川近年來發生了強震和多次破壞性地震就下越來越頻繁的結論,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就認為,本次地震與汶川地震有一定的關聯,我們慢慢說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地震的基本概念,什么叫地震,以及地震的相關知識。
1、四川地震頻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謝謝邀請,我簡單說一下吧!查一下中國四川省的地震記錄就可以看到,基本上隔個幾年就會發生很嚴重的地震,那么這是為什么呢?中國這么大,為什么其他地方就沒有四川地震的厲害呢?我們慢慢說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地震的基本概念,什么叫地震,以及地震的相關知識。1.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我們要明確一點,這是自然現象,并不是像網上謠言所說,三峽大壩的建設增大了地震的頻率,這絕對是子虛烏有的!2.地震是由三部分組成,其中包括: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3.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可以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我們所經歷的地震大部分都是屬于構造地震,這種地震是主要是由于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而產生的,
4.目前為止,在地震領域內,目前大家普遍認同的是板塊構造學說,主要是有歐亞、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極洲板塊,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是由于印度洋板塊擠壓亞歐板塊,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不斷上升,周圍巖層的應力達到了一個臨界值,超過了巖石所能承受的范圍,導致了巖層斷裂,便發生了地震。5.四川省境內有多條地震帶,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所以四川省地震極為頻繁,
2、為什么近幾年,四川地震比較頻繁?好像以前沒那么多?
我是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很高興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題主想問四川地震為何越來越頻繁,其實這樣問不太準確,從有記載的歷史來看,四川發生破壞性的地震次數也是非常多的,明清代就有不下60次,其中傷亡最大的是1850年西昌普格地震,死亡超過兩萬人。受先前各種條件的限制,那些沒有記載的地震估計會更多,并不能因為四川近年來發生了強震和多次破壞性地震就下越來越頻繁的結論,
從地震的產生根源,即由于板塊之間的擠壓碰撞,或者劇烈摩擦,導致大陸板塊邊緣或內部發生錯位和破裂這個過程來看,四川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該地區易發地震,這倒是個不爭的事實。那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成都平原),到底位于什么樣的板塊位置呢?從我國地震帶分布圖上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地震活動與山脈的走勢密切相關,
由于山脈是地殼板塊運動互相擠壓形成,地震則是地殼運動釋放能量的自然現象,所以地球板塊之間的過渡邊界,通常會形成板塊運動比較活躍的地震帶。我國的地震帶主要有六個區域:一是東南沿海、臺灣地震帶;二是燕山南麓,華北平原兩側與太行山東麓、山西中部盆地及渭河盆地地震帶;三是賀蘭山、六盤山,南至滇東地區地震帶;四是喜馬拉雅—滇西地區地震帶;五是從昆侖山西側至祁連山、河西走廊地震帶;六是新疆帕米爾至天山地震帶,
從寧夏起,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條呈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也就是我國的南北地震帶。四川就處在這一地震帶上,這條地震帶是我國地質構造的東西分界線,東西兩界地質構造有明顯轉折變化。在亞歐大陸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長期地質作用下,青藏高原受擠壓而抬高,四川盆地地殼較硬,未被抬升,形成成都平原,那么,在抬升效果不一致的交界地帶,就會出現地殼的破裂與錯位,抬升越高則破裂錯位越嚴重,即地震越強烈。
3、四川為什么會經常發生地震?
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目前地震死難人數還在上升,在巨大的天災背后,很多人疑問為什么這一次依然是四川受難?之前有一種說法是“汶川地震已經把幾千年積累的應力釋放完了”,那么雅安這次的大地震為何還會發生?01、四川為何地震多發?找一張中國地圖,大致看看四川省的結構。西部多山區,中間是盆地——這可能是我們對這個“天府之國”最為直觀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