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水稻返青后每畝施尿素50斤至70斤左右,催穗肥應(yīng)根據(jù)水稻長勢,如水稻長勢太好,不必施催穗肥,如水稻長勢太差,每畝施45%含量復(fù)合肥(氮15% 磷15% 鉀15%)15斤至20斤左右,促進水稻增產(chǎn)。如45%含量三元復(fù)合肥,一般每畝60斤至70斤左右 尿素20至30斤左右作基肥。
1、水稻施穗肥一畝地多少斤?
大家好!我是廖二哥,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水稻施穗肥一畝地多少斤呢?按我在老家種水稻的時候用的方法是這樣施肥的,水稻施穗肥我選擇尿素和鉀肥混合施肥。一、尿素的作用由于水稻到了抽穗期,需要大量的氮肥供給,前期投的肥料已經(jīng)供不上水稻抽穗的營養(yǎng),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尿素供給,尿素起著葉面肥的作用,二、鉀肥的作用施鉀肥可以保證水稻桿莖粗壯,稻穗顆粒飽滿。
桿莖粗壯水稻不易伏倒,三、尿素與鉀肥的比例水稻抽穗期到成熟期已經(jīng)不到一個月時間了,那么肥料一定要注意用量適宜,這個時候尿素用多會造成水稻會貪青晚熟,意思就是貪吃。整塊田綠油油的稻苗,看不到谷穗,一般看水稻葉子是枯黃程度而下尿素重量。正常是每畝20斤尿素加50斤鉀肥混合施肥,這種比例比較科學(xué),好了,這就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2、水稻用肥的比例應(yīng)該是多少?怎樣施肥水稻才會長得更好?
水稻用肥的比例應(yīng)該是多少?怎樣施肥水稻才會長得更好?水稻的種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條件,秧苗的質(zhì)量,施肥的水平,田間的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都決定了產(chǎn)量的高低,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用肥應(yīng)該遵循以下的原則:水稻的施肥期主要包括基肥、分蘗肥、穗肥等幾個時期,可根據(jù)稻田質(zhì)量和種植經(jīng)驗側(cè)重于各個階段的施肥量。
前促、中控、后補:水稻生長的各個時期,要提高水稻的稻穗結(jié)實數(shù),最大化提升收獲的水稻粒數(shù)和單個稻穗的重量,在水稻種植的前期重點施基肥和分蘗肥,在水稻結(jié)穗期減少施肥數(shù)量,也就是民間百姓常說的“前期使勁轟,中期穩(wěn)得住,后期建而壯”的施肥法則,施肥比例上:基肥的施撒過程中所需的氮肥要占總體氮肥量的40%左右,磷肥是全部,鉀肥占總量的50%,分蘗肥中氮肥占總量的30%。
中控就是在水稻的結(jié)穗時施氮肥占總氮量的20%,鉀肥占總鉀量的50%,后補就是在水稻的生長后期,根據(jù)田間稻谷長勢補肥,但是不宜施撒過多的氮肥,防止水稻植株發(fā)生倒伏。稻田高產(chǎn)施肥要遵循著重視化肥,配合有機肥的原則,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機質(zhì)含量,從而提升水稻的產(chǎn)量,合理配置好氮、磷鉀肥的施撒比例,三種化肥配合使用,防止水稻發(fā)生貪青和倒伏,發(fā)生稻瘟病,
3、一畝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單季稻的生育期較長,產(chǎn)量較高,一般要生長90~120天,畝產(chǎn)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對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對較低,約占50%左右,而且分蘗肥和孕穗肥并重,具體施肥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氫銨20~30公斤,氯化鉀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復(fù)混肥,畝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時施入。
追肥分兩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蘗肥,畝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畝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銨25~35公斤,雙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兩點:一是把兩茬作為一個整體,將磷肥主要給前茬,鉀肥主要給后茬,二是與單季稻相比,雙季稻生育期較短,一般不超過90天,產(chǎn)量較低,畝產(chǎn)多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單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養(yǎng)分吸收高峰相對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適當(dāng)少施,或只噴施一些葉面肥,具體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20~25公斤,氯化鉀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蘗肥,畝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銨15~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