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長沙本地人,基本生活開支,我覺得并不高,消費高,或許是長沙有些收費的景點,和游玩設施,還有長沙娛樂場所,還有網紅吃貨打卡的飯店,一般,長沙有什么新的景點,我們都會好奇,開車去看看,但因門票太貴,掉頭重新選擇免費景點游玩,主要是,花幾百元的門票進去,好不好玩,是未知數。
1、在長沙多少收入算高?
其實在長沙工資5000左右都算得上中等靠上了,上了8000以上都可以算高收入了。最近出了一個各地平均收入的數據,數據顯示長沙平均工資7000多,其實這平均工資水分太大,我自己就在長沙工作,從畢業到現在,我在長沙工作了4年了,還在合資企業工作,也只能算中等收入,我們公司那些研究生工資也就平均工資左右。我認識幾個人在省婦幼,市醫院上班的人經常加班工資也是平均工資左右,外界普遍認可高工資的程序猿在長沙工資也是平均工資左右,這些單位已經算很好的了,
而那些連鎖藥店,飯店,酒店,等這些服務行業以及廣大的低層行業工資遠遠達不到中等工資,里面大多數工資連3000都達不到。不可否認在長沙有拿幾萬一個月的,但是這只是少數人,多數人工資能過4000都算不錯了,3000以下的人至少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如果你有所懷疑,你大可過來找找工作試試,長沙什么都好就是工資太少,
2、該不該離開長沙去廣州?
我的建議是離開。我來說下為什么,我也算是半個長沙人了,媳婦就是長沙本地的,一年在長沙至少呆半年,我首先講講在長沙的好,長沙歷史悠久,好吃的不要太多,每次去太平街,五一廣場,走到一半就吃飽了。風景也很好,住的很舒服,房價低,娛樂設施多,年輕人多,那我說下為什么要離開長沙呢?第一點,長沙的工資水平太低,物價水平很低,所以工資水平也不可能高。
我在長沙結識的朋友,除了在湖南臺里面工作的工資水平還可以,其他的工資實在太低了,在地鐵口長期看到發廣告的房產中介之類的年輕人,月薪有的才2000到3000。這是和長沙地位不匹配的,第二點,太愛玩了,我羨慕長沙以及湖南人的快活,不愁房價不奔房價,賺了錢第一件事就是拿去消費,拿去嗨,我就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都知道檳榔對身體不好,吃多了口腔容易出大問題,但是湖南人吃檳榔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有點娛樂至死的感覺,管他那么多,先爽就完事了,喝酒抽煙吃檳榔,先爽了再考慮是否生病的問題吧。
年輕人當然喜歡這樣的日子,但是久了,身體不好了,錢也沒攢住,以后咋辦?當然我還是羨慕湖南人的心態,人快快活活的,第三點,發展太慢,長沙的空氣質量是很好的,污染也很少,但是發展實在太慢了,我記得我第一次去長沙的時候,長沙是有地鐵的,我的城市還沒有地鐵,只有地鐵軌道交通一號線,就是在橋上開的那種,地鐵都沒有。
然而現在呢?我們這都8,9條地鐵了,長沙好像才2條吧?這只是個長沙發展的縮影,第四點,眼界有點窄。這個屬于我個人心理感覺,并不代表我的普遍價值觀,我也沒有宣揚這種觀念。我只是想舉個例子,我給我長沙媳婦的親戚帶了很多國外的保健品,也有化妝品,他們對這個不感興趣,這倒是無所謂,問題是他們還表現出了嗤之以鼻的感覺,包括對國外的狀況,覺得國外就是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也是萬年留外黨,不崇洋媚外,也很愛國,但是我知道每個國家都有他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一桿子打死任何國家,說他完完全全不好,這就是井底之蛙的態度。我以為只有年紀大的人會這樣,結果和同齡人一起吃飯,依舊還是如此,可能是長沙太快活了,讓他們覺得外面的世界就一定不精彩,其實這樣是不利于發展的,就像他們組團來我們市吃東西,卻堅持要吃湖南米粉,吃湖南菜一樣。
如果一個人去了外地,不嘗嘗本地菜,不嘗嘗本地美食,那怎么叫做旅游呢?可是我這么多外地朋友來我們這了,就是湖南來的這幫子人,天天嚷著要帶他們吃臭豆腐,米粉和辣椒炒肉,這樣子是對的嗎?說不清楚,但是對于健康的建立一個人的人格是不利的,如果天天只局限于窩在眼前的事物,很快這個人就沒有進取心了。暫時就想到這些,我很愛很愛長沙,喜歡長沙活的瀟灑的人和令人愉悅的美食,但是長沙并不是一個適合年輕人久居的地方,會上癮,會變懶,會習慣了不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