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話不怎么好聽,也可以直白武漢話很俗氣。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說句籠統的話,假如你不了解武漢女人,那么武漢老婆這個話題,也就沒辦法延續繼續下去了。
1、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是為什么?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標準的武漢話還要數老年一代人,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小巷到大街,從菜場到商場及各層面都是用普通話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漢創業,生根開花結果,顯然離不開普通話。
2、娶一個武漢老婆是什么感覺?
這個問題比較深奧,再加上,人本身就不是一個可以用固態描述的生物,女人更甚,先只能從武漢女人講起,從武漢女人的性格講起。武漢依水而立,所以碼頭文化的影響比較大,但是,從目前武漢三鎮鼎立的狀態來看,三鎮的女人又各有不同。相同的共性,可以從武漢話來談,武漢話不怎么好聽,也可以直白說,武漢話很俗氣。比如說,在公共場合,兩個武漢嫂子聊天,嘴里出來的可能全是粗口,
在外地人聽來,很不雅,很難聽。但是在武漢人看來,這就是親熱的表現,這就是體現出了兩人不俗的關系,粗口和粗話,正是碼頭文化的明顯體現,也是江湖氣的明顯體現。用武漢話來說,這是“講味口”,這個“講味口”,同武漢人接觸比較少的話,或許很難去理解。“講味口”并非指講排場、講面子,而是指兩個人的氣場有相同共通之處,
只要對了味口,那就是胸脯一拍,你就是我的生死兄弟、生死姐妹了。味口不對,你的禮貌就成了虛偽,你的謙遜就成了“蠻裝”,你的文明就成了“蠻假”,怎么看就是怎么不順眼,在池莉看來,她“沒有標簽給武漢女人,我的武漢女人都是血肉豐滿有自己個性的完整形象。”的確,池莉寫過太多個性鮮明、形象豐滿的武漢女性形象,她們境遇各不相同,卻都有血有肉,《她的城》這部作品中,更是書寫了女性同性戀的隱密性、復雜性和矛盾性,這種女性形象的深入刻畫是極為細膩豐滿的,更是難得可貴的,
拒絕給武漢女人打上標簽,是一位寫武漢女性的作家,對武漢女人的了解,也是對武漢女人的稱贊。說到武漢老婆的話,你需要先搞清楚的是,你對武漢女人是否有足夠的了解,是否知道與武漢女人如何相處,不過,武漢三鎮,三鎮的女人也都有不同的自我個性,這個中奧秘,需要自行去探索去了解。說句籠統的話,假如你不了解武漢女人,那么武漢老婆這個話題,也就沒辦法延續繼續下去了,
但是大概可以分為兩類,從概率上來講,遇到強勢性格的武漢女人的幾率會很大,那么恭喜你,若是你的性格不強勢,基本上就可以甩手掌柜的安心的過下半輩子了,你的各個方面都會被強勢安排妥當。若是你的性格也強勢,基本上可能會不太愉快,遇到非強勢性格的武漢女人,幾率非常非常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你能招呼好你的岳父岳母,日子就算再苦再個人難受,都會忍耐的下去。
3、在武漢,感覺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有人講武漢話了,基本上都是普通話,這是為啥?
感覺不光是武漢話,好多方言現在都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可能性,我曾經問過我上小學的兒子,你們班上還有人會說武漢話嗎?在不在學校里說武漢話?他說,基本上聽不見,為啥?因為老師-不-讓-說-。所以說,現在的小孩根本就喪失了學說本地方言的空間和環境,從小孩呱呱落地開始,不管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是來自哪里,都很奇怪的憋著一口普通話來和孩子交流,再加上電視上廣播里,全是普通話,哪里還有一點方言生存空間。
只是在個別地方電臺的部分節目里,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方言廣播,就算是老人幫著帶孩子,老人往往也是憋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你說,這方言在這么搞下去,可不就只剩下慢慢走向消亡了,我在這里呼吁一下,留住方言,從娃娃抓起,從幼兒園開始,普通話肯定是要學,各地的方言也可以加入學習課程,我相信,小孩子在課堂上學說自己的方言肯定會覺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