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更有“國泰民安、重于泰山”之說。自古以來,“江南多才子,齊魯出圣人”,“山”毫無疑問指泰山,“圣人”非孔子莫屬,有兩種說法,分別用于不同的場合,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一山一水一圣人”,分別指泰山、黃河、(趵突泉,另一說。
1、山東省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山是泰山、圣人是孔子,那一水是黃河還是泉水,理由呢?
“一山一水一圣人”將山東的地理風貌、人文精神和民族姿態,展現得一覽無余。這句話出自清朝年間山東進士岳鎮南之口,在其主持湖南學政時,以“一山一水一圣人”巧妙對答了江南才子們“千山千水千才子”的對聯,后來便成了山東的地方名片。“山”毫無疑問指泰山,“圣人”非孔子莫屬,那“水”字何來?其實有兩種說法,分別用于不同的場合。
首先作為山東的旅游口號,“一山一水一圣人”自然是指觀泰山,賞泉水,拜孔子,而從更宏觀的角度,從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而論,這“一水”泉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那其實山東還有另一個標簽,“泰山從這里崛起,黃河從這里入海”,作為孕育中華兒女和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當選這“一水”,實至名歸,泰山,五岳之尊,巍峨挺拔,傲立山東。
素有“登泰山而覽群岳,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詩句,泰山日出,更是向來壯觀而動人心魄,日出佛曉,紅光萬丈,假期游客絡繹不絕。更重要的是泰山深厚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古往今來,更有“國泰民安、重于泰山”之說。登泰山如同讀史書,千百年來,無數皇帝親貴、文人墨客都登臨泰山,題文撰書,
它浸透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泰山作為這“一山”,毋庸置疑,泰山被稱為“岳中之孔子”,孔子也被尊為“人中之泰山”,孔子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不朽的精神財富。泰山與孔子永遠在挺拔和儒雅中交相輝映,泉水,源于濟南這座泉城,濟南以“泉”的獨特風貌而享譽全國。眾所周知的趵突泉便是濟南七十二泉之冠,并由乾隆皇帝親封“天下第一泉”,并提字匾,
這是一處集自然景觀與文化底蘊于一體的旅游景區,風景優美別致,是泉城濟南的城市名片。泉水如同山東人,溫雅厚重中藏著細膩柔和,彰顯旅游特色,但與泰山和孔子相較,還是少了一些恢宏、博大的氣質,少了一份凝聚中華民族滄桑的厚重歷史文化。而黃河,這條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給人類的歷史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很多人質疑:黃河流經九省,卻為何只榮耀于山東?當然黃河不止屬于山東,也正是因為它流經九個省,才孕育了浩瀚廣袤的中華文明。
九曲黃河在這里入海,河海交匯,水乳交融,黃河以每天五個足球場的速度,日復一日在入海處填海造路。有容乃大,山東將它建成了最美麗的濕地生態系統,細心地呵護著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黃河滋養了齊魯兒女,也在齊魯大地綻放出別樣的光芒。作為一個山東人,誠邀您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山東旅游做客,觀泰山,賞泉水,拜孔子,體驗自然與人文,深邃與壯麗,可謂別有天地,
2、山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說,您能詳細地說一下嗎?如何理解?
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這句話,出自于清朝岳飛后裔岳鎮南之口,是岳鎮南主持湖南學政時,在與那些出生于“千山千水千才子”的江南形勝之地的同僚們逗趣時脫口而出的。言外之意,山東山、水、人都振聾發聵,勝似江南的千山千水千才子,“一山一水一圣人”,分別指泰山、黃河、(趵突泉,另一說。)孔子,泰山為什么五岳稱第一呢?因為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因此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黃河自上游黃土高坡,裹挾著大量泥沙流經山東,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觀“陸上懸河”,河道高于兩岸4——6米,設防水位高8——12米,黃河經山東東營入海,年造陸3萬多畝,每年新增面積20多平方公里,成為共和國新增的國土,堪稱水之奇跡,水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