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難點在于詞匯量和寫作內容。多數小學生確實不喜歡寫作文,而寫作對于未來職場也越來越重要,小學生真沒必要參加作文培訓,詞匯量和素材都沒有,那怎么寫作呢,小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作文培訓就是空中樓閣,小學生一二三年級是掌握基礎,完成字詞句的積累。
1、怎么樣讓小學生喜歡寫作文呀?
從培養興趣入手,引導學生喜歡寫作文對小學三、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作文是一門新課。老師如果突然在黑板上寫下作文題目,讓學生寫,實在讓他們無所適從,這時候,老師即使把審題、立意、選材講得再好,對他們仍然無濟于事。我認為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興趣開始,一步一步引著他們上路,模仿經驗告訴我們,寫文章大多是從模仿開始的。
一篇好作文給同學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三四年級的小學生都是10多歲的孩子,“趣”總是他們興奮點的引爆工具。我總是抓住這一點啟發、鼓勵他們把發生的趣事,模仿范文的寫法寫出來,只要把故事完整敘述下來,就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做效果很好。例如:有學生寫春天里放風箏,風箏線斷,落在低壓線上,給電工帶來麻煩;有學生寫夏天去河里摸魚,被玻璃碴劃破屁股,被父親關了兩天禁閉;還有學生寫給羊羔薅草,用鏟子投樹枝,結果鏟子落到機井里,騙父母丟失在麥田里等等,非常有趣,
2、小學生該不該去上寫作培訓課?
語文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哈,目前,多數小學生確實不喜歡寫作文,而寫作對于未來職場也越來越重要。但是,小學生真沒必要參加作文培訓!理由一、小學生訓練寫作沒用,小學生一二三年級是掌握基礎,完成字詞句的積累。一般四年級才開始寫簡單記敘文,寫人記事,要求并不難:能夠清晰、有條理表達自己的想法。寫作的難點在于詞匯量和寫作內容,
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詞匯量嚴重不足。學生對很多詞語不了解,不會運用,老師通常要學生寫日記周記,來搜集和積累寫作素材。而孩子們生活簡單,又缺少發現生活亮點的眼光,因此,很多孩子寫日記,就是為了應付老師檢查,生編硬造。詞匯量和素材都沒有,那怎么寫作呢?這就是孩子害怕作文的根本原因,問題來了,參加作文培訓,是否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呢?不能!就比如,你沒有勞動工具,沒有鋼筋水泥的材料。
即使你請個世界頂尖的建筑師,教你建房子,他教你如何新穎設計,如何精妙畫圖,如何科學施工,你可以造出房子嗎?小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作文培訓就是空中樓閣。理由二、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老師可以教出來的,偉大作家魯迅在《作文秘訣》寫道:“做醫生的有秘方,做廚子的有秘法,開點心鋪子的有秘傳。但是,作文卻好像偏偏并無秘訣,假使有,每個作家一定是傳給子孫的了,然而祖傳的作家很少見,
自然,作家的孩子們,從小看慣書籍紙筆,眼格也許比較的可以大一點罷,不過不見得就會做。”魯迅還多次說,他不相信“小說作法”之類的話,寫作文確實有規則,但并不是掌握了規則就可以寫好作文。老師的作用,就是指出學生作文不合規則之處,并提出建議,理由三、小學生作文培訓會把作文學死、僵化。作文培訓機構教孩子的是速成作文,套路作文,應考作文,
孩子學過以后,看似作文能力提高了。但小學生過早給條條框框套住了,就很難走出來,孩子的思維、眼界被定死了,這是貽害無窮的。以后,孩子寫東西會失去自我,沒有真情實感,只會寫一些華而不實的“假大空”的文章,理由四、提高作文能力的唯一途徑是:多讀多寫。魯迅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應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
”大文豪歐陽修認為,作文的訣竅是“唯勤讀書而多為之”:一是多讀書,二是多動筆。寫作的訣竅就是要勤奮,寫作之道,除了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下一番功夫,是并無其它捷徑的!所以,作文培訓機構只是盯著家長口袋的錢,家長不要被忽悠了,家長寧可給學生多買書,讓孩子多讀經典文學作品,孩子可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別再花冤枉錢做無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