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說明的是,大運河是人工運河,人工河與天然河道在水循環上是有天壤之別的。簡單的京杭大運河的水,是從以上五大水系中引流而成的,京杭大運河中的水流,主要有以下幾個渠道共同構成的,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
1、天津海河的水是哪兒來的?
海河,又稱沽河,現名源于民間,為中國華北地區最大水系。海河由薊運_潮白_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與漳衛_南運河五大水系組成,它們自不同方向在天津市區及其附近匯合,東流至大沽口入渤海,海河以衛河為源,全長1090公里;匯合處以下干流長76公里。海河干流是指從天津市金鋼橋附近的三岔河,東到大沽口海河閘上的一段河道,
海河流域面積26.46萬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為717米3/秒,徑流總量226億米3。流域地勢是北、西、西南三面高,東北部低,故各支流由北、西北、西、西南方向匯聚于天津市,海河五大河源出燕山、太行山、五臺山、恒山和黃土高原,水系呈扇狀分布:①、薊運河_潮白河_北運河。薊運河有二源,東源州河,西源泃河,兩河在天津寶坻區九王莊匯合后叫薊運河,下游于江洼口接納還鄉河等以后,經北塘、永定新河入海;全長316公里。
潮白河源于河北沽源縣的白河和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潮河,兩河在北京密云區匯合后稱潮白河,在南流至牛欄山東側納入懷河,于順義區趙莊南納箭桿河,在通州區入北運河;全長467公里,流域面積1956平方公里。北運河源于北京的溫榆河,由東沙河、北沙河與南沙河等組成,三河于昌平區沙河匯合后,流至通州區始稱北運河。東南流向,在天津武清區接納龍鳳新河,至天津大紅橋入海河,全為人工開挖而成,長140公里,
②、永定河。永定河長681公里,流域面積5.09萬平方公里(至屈家店站),永定河上游由洋河與桑干河兩河組成;兩河于河北懷來縣朱官屯相匯后入官廳水庫,經水庫出官廳峽,方稱永定河。永定河到天津北郊屈家店與北運河匯合后入海河,永定河含沙量大,僅次于黃河,故又稱渾河、小黃河。因含泥沙量大,泥沙沉淤成“地上河”,常常泛濫成災,
③、大清河。大清河又稱上西河,長約483公里,流域面積3.27萬平方公里(至工農兵閘),大清河支流繁多,絕大部分發源于太行山東麓,源短流急,上游主要由北支拒馬河與南支趙王河組成。④、子牙河,子牙河由滹沱河與滏陽河兩大支流組成,兩河于獻縣臧家橋匯合后稱子牙河。子牙河經西河閘至天津十一堡匯南運河,至第六堡與大清河相匯,后至金鋼橋與北運河合流,
全長747公里(至海口),流域面積4.6萬平方公里(至獻縣)。上游多支流,汛期下游宣泄不暢,舊時常泛濫成災,⑤、漳衛河_南運河。南運河系指京杭運河山東至天津的一段,因位于天津市以南,故名,上游由漳河與衛河組成,兩河于河北省館陶縣境內匯合,在此以下至山東臨清市稱衛運河。海河五大河源出燕山、太行山、五臺山、恒山與黃土高原,含沙量大,汛期同時漲水,下游宣泄不暢,由于水利失修,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
據記載,1368~1948年的580年間,海河曾發生水災387次,旱災407次。每次較大的水災,涉及的縣都有100多個,在這期間,天津市被淹70多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海河流域進行了全面治理,在支流上游山區控制水土流失,筑庫防洪蓄水,如密云、官廳等水庫;中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下游平原區增辟新河,分洪入海。
2、京杭大運河的水是從哪兒來的?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滄州市、衡水市、邢臺市,山東省德州市、臨清市、聊城市、濟寧市、滕州市、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宿遷市、淮安市、揚州市、鎮江市、常州市、無錫市、蘇州市,浙江省嘉興市、湖州市、杭州市20個市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