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那些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并不一定都是作風有問題的人,也不是說艾滋病是一種比較臟的病,艾滋病無罪,它本來可能都不是我們人和人之間的一種傳染病,但是就是由于一些人,讓它來到了人間,從而成為了存在于我們人類之間的傳染病,至于這個傳播的人,怎么傳播,有各種的途徑和各種的不同人而已,所以,對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我們真的不能是因為他們生活太亂,他們就應該感染艾滋病,相反的,我們應該給他們一定的理解和寬容,畢竟對于一個目前還沒有完全治愈的艾滋病,威脅生命的傳染病,對于一個感染有如此嚴重的病人,我們不該冷漠,我們不能歧視他們。
1、被感染上艾滋病的人,多久才能發覺?
我是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從業人員。從業近十年,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不要相信網上所謂窗口期急性感染期的癥狀描述。因為HIV窗口期癥狀有一個特征,叫一過性癥狀,所謂“一過性”,就是指HIV窗口期癥狀發生后立即消失的特點。百度上一大堆關于HIV急性感染期癥狀的恐怖描述,說實話基本是野雞醫院炒作的騙人手段,恐嚇你讓你有事沒事去他們那體檢,也是現在恐艾癥居高不下的罪魁,
HIV患者是沒有外表特征的,也沒有什么獨特的癥狀。通俗的說就是因為AIDS病毒是降低人體免疫力,使患者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反過來說,基本上你身體有任何不舒服,都可以看做HIV癥狀。如果依靠癥狀判斷,那么全世界所有人都是AIDS患者,因為人不可能永遠健康,總有頭疼腦熱的時候,那么,怎么判斷自己是否感染HIV呢?第一,你要確認自己是否有高危行為。
所謂高危行為,首先是不安全的性行為,比如和不熟悉的人發生沒有保護措施的性行為、男男性行為、注射吸毒、輸血、職業暴露等等。第二,發生高危行為三個月以后到當地疾控中心進行免費抗體篩查,不要自以為是的買張試紙自己做,那玩意準確率很低。如果你做完檢測心里仍然覺得不靠譜,可以到更高一級的醫療機構做HIV抗原檢查,不過這個是收費項目,而且不便宜,
如果仍然覺得心里沒底,那可能就是恐艾癥了,要心理干預。不要小看恐艾癥,某種意義上說,恐艾癥比HIV嚴重的多,嚴重的恐艾癥患者,可能導致抑郁、精神分裂甚至自殺傾向。HIV現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從嚴重程度來看和乙肝差不多,世衛組織更是將其與高血壓、糖尿病一起列入慢性病行列,大家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平常心即可。
2、全球艾滋病的感染情況如何?艾滋病是如何產生和傳播的?
艾滋病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主要在美洲、歐洲的一些人群中流行,幾年后發病漸趨平穩,80年代中期開始在非洲急發疫情,廣泛流行,一直持續至今。艾滋病在亞洲出現較晚,但病例剛剛出現幾年,便以迅猛之勢緊追非洲,目前艾滋病已席卷全球,世界各國無一幸免。【艾滋病傳播形勢】(一)近40年勢頭不減,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數據1987年五大洲艾滋病感染病例45700人。
1995世界感染病例1950萬人,1999年,3300萬人感染。14萬人死亡,2003年500萬人新增病例,300萬人死亡。2009年,3340萬人感染,270萬人新增,200萬人死亡,2015年,3670萬人感染。210萬人新增,110萬人死亡,從以上數據看,艾滋病從起病時幾萬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千萬人,
每年死亡幾百萬。可見近40年的傳播力度依然不減,防控艾滋病依然是長期艱巨的任務。(二)疫情爆發快,擴散廣,艾滋病從最初的美歐,之后的非洲,近年的亞洲都是急劇起疫情,目前的情勢表現為非洲維持高位,亞太快速攀升狀態。(三)特殊人群中高速傳播,在同性戀人群,性工作人群。吸毒人群,輸受血人群。感染率高,是本病防控的要點。
(四)疾病有向中低收入國家,文化發展落后人群快速傳播的傾向。【艾滋病的最初產生】研究人員認為,1930年,一名剛果人吃黑猩猩肉感染了猴兔免疫缺陷病毒,這一感染為后來(1959年)血清樣本分析所證實,此人便成為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患者于1959年去世),1981年,一種罕見的高流行皮膚癌和肺炎出現在美國紐約和加州年輕男同性戀人群中(2003年,對HIV的遺傳分析表明該病毒可能在1968年左右登陸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