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后。如果冒充中山靖王之后,不僅沒有多少實際的利益,反而會有夷滅全族的危險,這個家族是中山靖王的后人,那么劉備中山靖王的身份就確定無疑,從史書上看劉備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是真的,因而,整個家族不會愚蠢到去做冒充中山靖王之后的事情。
1、你認為劉備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嗎?
這一點大概不會有假,一是兩漢皇室均有宗譜記錄在案,代代相傳,赫赫在目。一般百姓家族均有祠堂和家譜,遑論皇家,二是漢代是一個講出身和地位的朝代,祖上是誰,地方官也有據可查,百姓多都知曉。三是冒充皇親就有殺頭之罪,何況冒充皇室,以劉備正人君子的名聲,絕不會甘冒殺頭去冒充漢家宗親,四是曹操難道就不辯認一下真假,直接領見劉備面君,且被封為前將軍宜城亭侯。
2、劉備一直說是中山靖王之后,會不會有假?一直沒有人核實嗎?
劉備是漢景帝兒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后,這一點毋庸置疑。據三國志記載,其祖劉弘為東郡范令,其父但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以賣草鞋、草席為生。175年(15歲),其母便叫他外出求學,與同宗劉德然加入東漢末大儒盧植門下求學,與公孫瓚同門、并與其結為好友,劉德然父劉元起常資助劉備。劉元起妻罵:“各是一家,怎可時常幫助他呢!”劉元起答:“我們宗族中有此孩兒,不是普通人啊,
”但劉備不喜歡讀書,只喜歡穿著華美服飾,成天嬉犬游馬、酣歌醉曲為樂。這就是保留了漢朝宗室貴族之風,劉備平日沉默寡言,常以謙虛恭敬待人。由于喜歡和豪杰游俠交往,許多年少者都趨附在他身邊,劉備喜歡結交豪俠,就是喜歡一些有名望,而且能夠為民辦事人交往。眾所周知,劉備祖上是西漢劉邦的后代,可是東漢是光武帝創造的,他本身是西漢的皇室遠親,自然不會特別厚待劉邦的后代,
以至劉備的父親祖父官是越做越小,到了劉備這一代,基本沒有什么政治資本可以吃。都要靠販賣草席為生,歷史記載,劉備家鄉有幾個大商人看到劉備這個樣子,挺像貴族,然后給予劉備資金,其實是想在劉備身上投資,你想如果是個普通人會有商人巨富給他投資嗎?劉備用這些錢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大漢王朝迫切需要一面旗幟,表明還有皇室成員擁護,而不是孤立的,
劉備的出現解決了他們的必要之需,劉備雄心壯志,以匡扶即將倒下的漢室為己任,最起碼劉備是這樣說的。到了東漢末年,西漢初期皇室后裔很多都淪為普通百姓,沒有什么官職俸祿了,劉備是漢室宗親應該沒有問題,只不過當時漢末漢室宗親也不值錢,皇帝老人家都沒有權,普通宗室可能都淪落為普通百姓了。不過,劉備這個皇叔當的也不勉強,畢竟漢獻帝親口封贈,別人也不好說什么啊,
3、劉備為什么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以后,而不是漢高祖之后?
我們首先要知道,古人對宗室禮制是非常看重的,而漢高祖之后和中山靖王之后里面的意義是天差地別。如果劉邦膽敢在稱帝前自稱高祖之后,那么曹操可以隨隨便便砍了他,劉備還不敢有任何反駁,因為他這是僭越,是造反,《三國志》撰寫人陳壽是個史學大家,他對歷史人物的分身有著非常詳細的研究,可以說是多一字啰嗦,少一字不明,就拿捏“中山靖王之后”這幾個字,可以說是非常的精妙。
高祖之后和靖王之后有什么區別?高祖之后,那就是帝室,是皇室正統血脈的傳承,而“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是屬于宗室,這背后的含義有著相當大的區別,漢景帝子:只能說明其祖上和漢朝皇帝有血緣關系;中山靖王劉勝之后:說明其祖宗只是劉勝,而非漢景帝劉啟;這祖先的爹不是我祖先的說法,看起來很繞口,但里面的道理卻大了去了。
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講,漢景帝的子孫只有漢武帝、漢昭帝、元成帝等等,那叫帝室,是承祧,叫大宗,只有這一脈相承的大宗血脈才有資格祭祀皇帝,而沒有繼承帝位的,只能叫宗室,叫小宗,他們沒資格祭祀皇帝,最多只能祭祖,不然就是僭越,就是造反。《禮記.大傳》記載:“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為長子三年,不繼祖也,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