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琴,浙江寧海人,以寧海徐霞客旅游社的名義,向社會提議設立“中國旅游日”,建議徐霞客游記第一篇“遨游蒼穹”,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的意見旅游行業》,提出建立“中國旅游天”的要求,中國旅游天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2009年12月4日,國家旅游局正式啟動了中國旅游日的籌建相關工作,5月19日是中國旅游天。
解析:標志的主要創意造型來源于甲骨文的行書文字和傳統印章藝術,甲骨文“旅”字的變形和方方正正的印章輪廓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的關系旅游發展“根”與“植物”,為中國注入了更加鮮明的文化色彩旅游日,在延續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創造了全新的視覺形象。變形的旅行人物形象地描繪了一個欣欣向榮旅游的場景:一群游客在一面旗幟的帶領下,有條不紊、歡快地游蕩在一段奇妙的旅程中。
5月19日是中國旅游天。中國旅游天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馬紹琴,浙江寧海人,以寧海徐霞客旅游社的名義,向社會提議設立“中國旅游日”,建議徐霞客游記第一篇“遨游蒼穹”。中國旅游 9與中國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有關。第一本是《游天臺山日記》。在過去的30年里,徐霞客走遍了中國,寫了許多游記。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的意見旅游行業》,提出建立“中國旅游天”的要求。2009年12月4日,國家旅游局正式啟動了中國旅游日的籌建相關工作。2011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為“中國旅游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