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六畝地一家六口人種植大棚蔬菜、瓜果一類農作物還可以。六口人都不出去打工,靠六畝地種植糧食作物是不能養活一家人,因為種糧食一家人種六畝地太少,收入太低,一年就是風調雨順種兩季,麥子、玉米一年六畝地純收入不到一萬塊錢,要養活一家六口人確實困難。
1、父親說八十年代他月收入不到一百元,足夠養活一家六口,可能嗎?
完全可能,而且比一般的還好。我父親是八零年評反復出重當老師的,月工資加起來領到手的不足四十五元,但我一家六口人從此生活有了大改變,可用天壤之別來形容,我叔父是六二年大學畢業的,做中學老師,中學里沒幾個有大學文憑的,叔父當時的工資在學校里算是較高的一類,但八零年時,他的工資還不超五十五元。他有三女兩兒,一家七口人,生活來源就靠叔父的工資,在當時農村,算是中上水水平了,
在我這里,八二年前,農村還是生產隊,還沒有分責任田,沒承包到戶,農村還靠爭工分過日子,我在生產隊干過幾年,主勞力一天一般爭十到十五工分,當時十工分一般相當于三角到五角錢,一個勞動力工作一天價值不足一元,分紅底時還不足五角。當時的生活是很艱苦,自由市場大米是三角上下一斤,豬肉是一元上下一斤食品要肉票的才八角半一斤,下肉七角二,有糧票的到糧所賣米才角四一斤。
做老師的屬于吃“皇糧”的,每月有固定的肉票糧分配,是比較優越的,我七七年就到了叔父所在的中學做工友,算臨時工,工資每月三十元,但沒有補貼,也沒有各種票卷分到,且與在生產隊相比,已好許多了。八零年,我加入高考復讀班學習,我有點特殊化,在教職工食堂開善,我從家里交大米,一月伙食費是是八到十元,八二年我當老師,在學校教工食堂吃,伙食費也是八到十元上下。
2、爺爺說70年代他的工資55塊,養活一家6口人,這是真的嗎?
你聽爺爺所說:工資55塊,能養活一家6口人,情況純屬,確有此事,他不但沒有騙你,也沒有騙我們,更不是他再吹牛,因為年代不同,生活消費必需品都按人均分配:布票、肉票、糧票等很多東西都要憑票子去購買,有錢的人想買一輛自行車,也要托人走后門才可以買到,再說,你爺爺工資每月55塊,就算是很好的單位,可以說是高額工資了,記得我小時候報名學費才交5塊錢就夠了,到外面買一碗吃才一毛錢,一斤豬肉0.76元,每戶人家一個月吃不上幾次肉,假如家里有肉長輩也舍不得把它全吃光,把一部分的肉用鹽腌制起來,用咸肉迎接親戚朋友到來,這樣一來,就不會失去主人的面子。
3、一個家庭六口人,不出去打工掙錢,種六畝地,能不能養活一家人?
一個家庭六口人,不出去打工掙錢,種六畝地,分種什么農作物了。六口人都不出去打工,靠六畝地種植糧食作物是不能養活一家人,因為種糧食一家人種六畝地太少,收入太低,一年就是風調雨順種兩季,麥子、玉米一年六畝地純收入不到一萬塊錢,要養活一家六口人確實困難。靠六畝地一家六口人種植大棚蔬菜、瓜果一類農作物還可以,
毛澤東時代55塊錢養活五六口人的生活水平應該是不錯了,那時候上學不花錢,看病不花錢,每月每人一家能平均十元錢就挺好的。干部也沒有特殊化,縣委書記局長的家人也一樣去排隊買菜,公社的社會來城市搞副業,都是國家安排的,沒有人敢壓工資,更沒有人看不起貧下中農,當年的法律非常嚴,看不起工人農民的就是反革命,有了這個罪名,一家人就全完了。
4、一家6口住50平米的房子能行嗎?靠一個人打工能養活他們嗎?
一家6口50平米勉強可以住,但是會比較擁擠就是了,一個人打工,月收入5000左右的話,養活一家人還是可以的,大約按照伙食費2000左右,一天60,按現在的物價,基本管一家六口基本的營養是沒問題。但是小孩讀書、家庭其他日常開銷、衣服什么的,還有疾病,5000還是顯得捉襟見肘,還是要多一兩個人工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