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比賽的挑選要根據自己的目標而定。為什么這么說昵第一馬拉松很容易辦成世界性的比賽,只要邀請一些非洲國家的選手就可以,成本很低,就辦成了國際性的比賽,首先要考慮這場比賽會有多少高手參加,如果參加的話自己有多大把握拿名次;然后再考慮比賽是不是靠譜,因為很多小比賽獎金會長時間拖欠。
1、馬拉松一般距比賽多久開放報名?
我是跑步時光機,我來說說這個問題。在我跑步五年時間里,我跑過10來個馬拉松,一般那些金牌賽事我都會去報名,不過中不中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般來說,想要舉辦一個馬拉松,都要籌備很長的時間。首先,要先向市里或者省里申請賽事能否舉辦,記得以前有個馬拉松賽事,因為沒有和文體局的溝通好,他們一切都準備好了,然后文體局一句審核不過。
結果,他們只能搞成民間馬拉松了,還臨時換了路線,體驗感一下子就差了很多,申請完過了之后,就開始拉贊助商了,看有哪些當地大牌企業想贊助的,或者做廣告之類的。然后,再比賽正式開始前兩三個月,官網就會開通報名通道,像廈馬一般是在9月底10月左右可以報名,之前4月份的武漢馬拉松是在一月份開始報名。不過,也有一些比較小型的賽事,他們報名時間和比賽時間就會離得比較近,一般一個月左右,
報完一般會有一星期時間讓你報,因為現在都是抽簽的,所以早報晚報沒啥差別。再接下來就是關鍵的抽簽,他一般是在報名過后,一個月內會出抽簽結果,這個時候,跑友們呈現的是悲喜兩重天,中簽的人很開心,不中簽的人會很憂傷。再接下去就是領裝備我,以及正式比賽了,所以,一般來說,那些大型的金牌賽事馬拉松都會提前三個月左右報名,因為這些賽事報名人數往往都會很多,3萬個名額,報名人數往往會高達10幾萬。
2、武漢渡江節辦了幾十年,為什么影響力還沒有辦了兩年的武漢馬拉松大?
其中的原因我想還是相對于跑步來講,游泳會難一些,很多內陸地區的人沒有機會接觸游泳所以游泳在全國范圍普及程度不高,但跑馬不同,人類出生以后奔跑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可以這么說跑步誰都會不分地區不分年齡,只要你想參見鍛煉就可以參加,再有就是就算會游泳渡江的話也不是一般人膽量成夠完成的事情。從體育承辦的角度,馬拉松現在全國都在搞,為什么熱情這么高呢?首先就是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項目最容易出成績,
為什么這么說昵第一馬拉松很容易辦成世界性的比賽,只要邀請一些非洲國家的選手就可以,成本很低,就辦成了國際性的比賽。第二承辦賽事成本很低,一般就是城市跑,只要在比賽時短暫的封閉交通就可以了,再有就是一些安保等費用,和承辦其他項目比成本很低。第三還可以在辦賽的同時免費為城市做廣告,因為一般跑步的線路都是一些景點,
3、如今,各種馬拉松比賽,怎樣辨別是否值得參加?
馬拉松比賽的挑選要根據自己的目標而定。第一類跑者,以旅游美食為目標,這類型的跑者第一要考慮的是比賽地是否有自己想去的圣地和美食;然后再要考慮路程和花費是否便捷、性價比是否高;最后,如果不是第一屆的話,參考往屆跑友的評價,再加上比賽有必要的專業性即可。第二類跑者,以創造好成績為目標,這類型的跑者首先要考慮賽道是否得到官方認證,因為越是在等級高的比賽創造好成績,含金量越高;然后再考慮賽道是否容易創造好成績,往屆比賽跑友覺得是不是容易PB等等。
第三類跑者,以拿獎金名次為目標,這類跑者是現在馬拉松圈崛起的一個群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業余高手,他們有固定工作,但馬拉松成績優秀,但不足以挑戰專業選手,所以需要挑選有機會奪冠的小比賽。所以首先要考慮這場比賽會有多少高手參加,如果參加的話自己有多大把握拿名次;然后再考慮比賽是不是靠譜,因為很多小比賽獎金會長時間拖欠,
最后,考慮一下獎金能不能讓自己這次的行程不虧本。第四類跑者,就是為了參加大滿貫,金標賽事這類高級別賽事,顯示自己的逼格,挑選比賽很簡單,就是選金標,等級越高越好,第五類跑者,專業選手,身不由己,體制內讓他們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不多說了,最后一類是世界級。和第四類很像,也是參加大滿貫,但他們是為了破紀錄,參加奧運會,奪金牌。